3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福建被确定设置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是(A)
A.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B.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大
C.历史上是最早开放的地区
D.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34.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C)
①是否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②是否反封建
③有无对未来社会的政治设想
④是否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35.英。美。法诸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其客观使命是(B)
①推翻封建制度
②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③通过立法确立立国基本原则
④全面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6.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条件包括(D)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
②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④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37.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的评述,错误的是(A)
A.是新的经济和阶级关系产生的结果
B.具有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C.以下层民众或封建王公为领导阶级
D.最终以失败告终
38.19世纪60年代工人运动的显著特点是(C)
A.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无产阶级急需科学理论指导
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无产阶级进行第一次夺权尝试
39.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B)
A.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
B.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40.《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础》中,认为不平等的根源是(C)
A.封建专制制度
B.封建等级制度
C.财产私有制
D.分配不均
4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应是(D)
A.夺取国家政权
B.夺取生产资料
C.无产阶级掌权
D.发展社会生产力
42.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B)
A.南方种植园经济被废除
B.向以重工业为主导转变
C.产生了垄断组织
D.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43.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是(A)
A.量子论和相对论
B.细胞学说和进化论
C.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44.下列史实中,能反映资本主义改造世界能力加强的是(D)
①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推行
②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③联合国组织的建立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5.二战全面爆发后,具有反法西斯战争和民族民主革命双重性质的是(A)
A.中国的抗日战争
B.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C.西班牙内战
D.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
46.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中,美国经济两度出现了(A)
A.持续增长局面
B.急剧衰退现象
C.严重的经济危机
D.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47.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是(B)
A.逐渐形成美国与苏联对立的两极格局
B.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C.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D.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48.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社会状况和外交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C)
A.开展批判斯大林运动
B.在美苏争霸中一直处于守势
C.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并中断其改革
D.由经济改革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49.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和波兰哥穆尔卡经济改革的共同点是(C)
A.废除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加强国家对经济计划的指导
50.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
A.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B.西欧和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C.第三次世界的崛起
D.苏联争霸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