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解析】A项,主客体颠倒。“历史观争论是当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隐蔽化的重要表现”,意思
是历史观的争论是表现,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隐蔽化是本质,是意识形态决定历史观。C项,“把殖
民过程合理化的西方模式”错误,使“殖民过程合理化”的是“线性史观”不是“西方模式”。D项,“唯
有如此才能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窠臼”错误,原文有“人类必须从‘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中跳出来,尊重
文明多样性……”,原文是并列关系,不是条件关系。
2.D【解析】D项,胡乱联系。原文是“在线性史观‘进步’和‘落后’的两极论述下……各民族独特的内在发展逻辑被忽略或掩盖”,意思是线性史观利用“进步”和“落后”两个极端的论述,使各民族独特的内在逻辑
被忽略,因而知道“进步”和“落后”的内容不是论证线性史观忽略各民族独特发展逻辑的论据。
3.C【解析】C项,“形而上学史观的失败”错误,原文有“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昧于表象不明大势,或囿
于一隅不顾全局,这些都是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表现”,是形而上学思想错误的表现,但这些是后人对
历史的研究,不能说是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受挫的具体原因。
4.D【解析】D项,“讨厌重复劳动的思想”错误,作者写推磨“循环往复没有尽头”,是客观描述推磨的过
程,没有体现作者对重复劳动的厌恶之情。
5.【解析】回答问题注重题干的具体要求,第一问,要从文章的第四段表述的具体内容上分析、概括,比如文
本描写了石磨的上下扇、上扇磨与下扇磨的结合、上扇的磨系眼和磨系子以及人如何使用杠杆原理推磨等
等,这些可以从石磨的构造、石磨各部分的名称、石磨的作用以及推磨的方法等角度概括。回答第二问,可
以从这一段交代的内容与题目、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读者的关系等角度进行。
【答案】内容:①石磨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名称。石磨分为上下两扇,上扇上有磨系眼、可以拴磨系子,在外
力作用下能够以下扇上的轴为中心转动。②石磨的作用。通过石磨上下扇的摩擦可以把粮食磨碎。③推
磨的方法。把推磨棍穿过磨系子形成杠杆,人往前推带动石磨转动。(每点1分,共3分)
作用:①让读者明白有关推磨的内容。因为现在的读者大多没有推过磨,交代有关石磨的内容,让读者对
石磨、推磨有个明确的认识,更容易理解文章。②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对推磨内容的描写。(每点1分,共
2分)
6.【解析】解答本题要注重分析文本描写“我”晒红薯片子和推磨两项劳动生发的议论内容,即作者在描写这
些内容时表达了什么观点或表达的什么情感等。从第一段看,作者借助娘的口吻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有力
量劳动,岁数小也应该有力量,不过力量不大而已;第二段,写晒红薯片子的内容,写了在娘的督促下“我”
虽然不爱干活但能坚持干活的内容;第五段,写“我”很小的时候帮助娘推磨,“我”认为人的力量在于活的
时候能够显示出来,并且认为干活不是游戏,干活是比较单调、乏味的;第七段,写推磨要付出耐力,自己就
是在推磨中锻炼、积累了耐心;同时,作者认为希望获得美好的东西就会产生干活的力量。由此,通过相似
情感和类似感悟的合并,就能得出答案。
【答案】①所有人都有体力干活,体力也只有在于活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②孩子参与劳动需要大人的不
断督促和鼓励。③所有的劳动都不是游戏,过程可能比较单调、乏味,需要付出体力、耐力才能完成。④人
的耐心多是后天锻炼积累出来的。⑤希望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产生一种动力,引导人们继续工作。
(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满分6分)
7.A【解析】A项,“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卸载直播答题APP”错误,用户卸
载直播答题APP的原因会很多,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只能是其中一种,但不是全部,
所以卸载直播答题APP的用户不能全是因为“反感”使然。
8.B、C(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满分5分)【解析】A项,“保证了这些用户今后会继续使用直播答题
APP”错误,从图表中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卸载过直播答题APP可以看出,“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未
必能让直播答题APP用户继续使用该程序。D项,“这些知识错误使相关部门对直播进行监管”有
误,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对直播进行监管除了题目出现知识错误外,还有传播的思想、开办
直播答题的资格和主持人业务素质等诸方面。E项,“专业主持人”错误,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合
规”的“规”就是《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主持人不是规定要求的,同时“通知”要求主持人
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而不是“专业主持人”。
9.【解析】回答问题时注重思考几则材料中对直播答题的具体看法。比如材料一,介绍了直播答题的相关情
况:①直播答题的玩法;②直播答题的本质是为直播找一条符合政策的安全之路,直播答题的经济利益涉
及到答题者、平台、广告商等三方;③直播答题让全民知识有高的飞跃以及答题者一夜暴富都是不可能的。
这则材料涉及到直播答题中有关知识方面的内容是有关题目的问题。材料三,介绍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
总局对直播答题的监管问题,涉及到文化知识的是有关传播健康有益的知识问题;材料四主要是从直播答
题题库质量的角度议论的,主要观点是直播答题题库要传播真正的知识等。由此可以总结出答案内容。
【答案】①远离低俗。传播的知识要高雅,也不能拿金钱为噱头。②加强监管。管理部门采取措施,规范
直播答题节目的管理,直播答题的节目内容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传播健康有益的知识。③做好题库。直播
答题的基础是题目,不能把垃圾信息作为知识进行传播。(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满分4分)
10.A【解析】可以从动词谓语的角度分析,找到语句的主语、宾语、状语等,以此判断语句的停顿点。比如
“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从“封还”分析,宾语是
“诏书”,后面也没有倒置状语,“诏书”后要停顿;从动词“予”分析,宾语是“嵩之”,而“以贴职如宰臣
去国故事”为“予”的倒置状语,所以“故事”后要停顿;从动词“碍”分析,“致仕”后要停顿。再如“师
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从动词“劾”分析,宾语是“克庄临事失身犯义”,而判断
“失身犯义”可以从“临事”分析,可以得出“犯义”后要停顿;从动词“免”分析,宾语是“所字结构”,
“官”后要停顿等。
11.A【解析】A项,从“太学”是设在京城的学校可以判断选项错误。“学政”,文中的意思是有关教育的一
切事务。到了清朝,是提督学政的简称,主管一省教育科举,简称学政,俗称学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
省主持院试,岁科两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的官员。
12.D【解析】D项,。“郑清之准备贬谪黄师雍,而黄师雍没有惧怕这种恐吓”错误,原文有“清之犹冀师雍
少贬”,意思是郑清之希望黄师雍能够稍微约束一下自己,不要随便弹劾自己的亲戚朋友,黄师雍没
有答应。
13.(1)史嵩之一个人担任丞相,权势逐渐扩大,朝廷上下害怕遭遇祸端,没有人敢揭发他的罪恶。(“相”
“祸”两个名词作动词的活用各1分,动词“发”1分,句子大意2分)
(2)所以黄师雍广泛采纳公正的言论,任职期间,做任何事都爱护自己的名誉、节操,不愧是良师益友。
(“当”译为“担任”,“行”为“履行职责、行事”,两处各1分,“无愧师友云”判断句式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黄师雍,字子敬,福州人。宝庆二年,考中进士。调任为楚州官属。出入强盗兵刃之间,不害怕不恐惧。
当时李全谋反的意图已经显露,黄师雍秘密联合时青对付他,计划泄露,李全杀死时青,黄师雍没有被吓住,
李全也没有加害。任职期满,朝廷官员赞扬他,黄师雍认为出于史弥远的门下是羞耻,就没有前往拜见。
(故不得重用,)被调往婺州任教授,教学一概效仿吕祖谦。李宗勉、赵必愿、赵汝谈都举荐他。黄师雍仰慕
徐侨有清廉的声望,想要拜见他,适逢有诏令征召他,黄师雍说:“如今,不能够前往了。”徐侨听了后认为他
很贤良,到了朝廷,因为他的学问优异而闻名。李宗勉在政事堂,极力对丞相乔行简说到黄师雍,乔行简已经
答应在朝廷授官给黄师雍。黄师雍写信拜见乔行简,劝说他告老还乡,乔行简不高兴,李宗勉的请求便被阻
止。黄师雍担任遂州的龙溪县令,转运使王伯大上报的县政绩优异。乔行简罢职,李宗勉同史嵩之入朝拜
相,召黄师雍接受审察,快要到时,李宗勉去世。史嵩之请黄师雍,暗示要与他亲善,黄师雍不领情。史嵩之
一个人担任丞相,权势逐渐扩大,朝廷上下害怕遭遇祸端,没有人敢揭发他的罪恶。博士刘应起第一个上书
弹劾史嵩之,皇帝感动觉悟,想要斥逐史嵩之;黄师雍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首先上书削去金渊的官阶,前送到
外度居住。史嵩之守丧期满,黄师雍上书论说,皇帝就在那天下诏强令史嵩之退休。刘克庄封还圣旨,请求
贴职给史嵩之遵照宰相离职的旧例,于是得以观文殿学士退休。黄师雍于是弹劾刘克庄遇事丧失操守、触犯
道义,免去所任职务,皇帝准许。黄师雍与丞相郑清之是同学,但是黄师雍弹劾刘用行、魏岘都是郑清之的亲
旧,郑清之不高兴。郑清之希望黄师雍能够稍微约束一下自己,黄师雍说:“我想要做个道德完美的人。”始
终没有屈服。几个月后,周坦最终弹劾黄师雍和高斯得,二人都被罢官。很长时间后,以直宝文阁领宫观官,
陈垓又唆使同朝官员阻止。郑清之去世,起用黄师雍担任左史,不久升迁为礼部侍郎,任命下达后,黄师雍在
江西官署去世。黄师雍淡泊简约、清心寡欲,谦恭敦厚有操守,话语好像不出口,可是对于邪正的辨别非常分
明,把外物看得很轻,所以黄师雍广泛采纳公正的言论,任职期间,做任何事都爱护自己名誉、节操,不愧是良
师益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