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应爱芳(夏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在很多同学眼里,语文总复习的提升不够明显,加上考试多以主观题命题的特点,很难拿稳分数。学生在平时训练中找不到像数学、物理一样的成就感。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靠考前临时抱佛脚确实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其实如果备考及时,语文考高分并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不要掉进题海出不来
复习过程中不提倡盲目多做试题,要坚持做适量的练习,以整理错题,梳理、总结规律为抓手。每道题错误原因何在,该如何更全面思考,有哪些规律可循。
建议考生要狠抓双基,每天有计划地复习一定量的基础知识。如字音、字形、易混淆的词语或错用的成语等。用不同颜色记号笔标明重要程度或难易程度,筛选出考前最后热身时要看的内容。也可以配合老师定期的听写,整理出重难点。
★别轻视了教材
很多考生在会考完成后就把教材一扔了事,其实考前最后的复习必须回归教材,把学过的教材知识,用死功夫消化理解。像古文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都可以由课本迁移到课外,如“便宜从事”“故事”等。教材中很多优秀的选文都可以成为写作的范例,像《我的四季》的思路与结构方式,《前方》中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乡土情结》古诗文的大量引用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还有许多考生痛恨背诵,说花大量力气去拿这区区几分似乎不值得。其实如果从单纯背诵的6分或8分的角度,也许投入与产出比是不大正常,但如果结合背诵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并进而用到作文写作中,岂不是事半功倍了吗?
★作文书写规范可减少失分
平时练习的目的其实很大意义上是在培养规范。首先是审题、答题的规范与时间安排,其实是书写规范。许多同学喜欢一拿到试卷就下手从第一题忙着答,其实浏览全卷之后有整体观念很重要。如果题目难度大,一定要跳过难题先保证作文的写作时间。不管时间紧张与否,审题、构思过程不能省略。部分同学不构思、不列提纲就开始写作,这种随意性大的写作最后肯定是得不了高分。
特别是部分作文较差的同学,其实从作文训练上提高是最行之有效的。第一阶段力争简化要求,明确目标,确保“写对”,就是不出现大的偏差,得基础分。审题一定要看清题目有几项要求,统筹兼顾,再开始答题。因为是网上阅卷,所以书写规范(先保工整再求美观)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