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年初"工业建设会"发表成立旨趣:政治革命,丕(大)焕新猷(计划),自必首重民生,为更始之要义,尤必首重工业,为经(治理)国之宏图。……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难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害我工业之发达……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形容众人归向)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
材料二 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善政治建设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也。
--宋教仁1913年3月《代草国民党之政见》
材料三 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若彼等能力能代我,我亦未尝不愿,然今日诚未敢多让。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伐之!国民党诚非尽是莠人,然其莠者,吾力未尝不平之。
--袁世凯1913年5月《传语国民党人谈话》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良善政治"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如故"?
(3)材料三中袁世凯发表谈话的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综合三段材料评价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