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遵义四中高三政治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分
一、填空题(共48)
题号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答案 |
B |
C |
B |
A |
B |
C |
D |
C |
A |
A |
C |
A |
|
二、问题回答(共52分)
38.(1)(10分)
①在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扩大了有效需求,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这说明产生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5分)
②消费是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消费需求扩大会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会扩大就业,增加和提高收入,进而带动消费需求的扩大,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5分)
(2)(10分)
①消费市场销售疲软,经济增长缓慢;消费品零售价格上升,经济增长势头加快,体现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4分)
②经济的增长需要扩大内需来带动,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3分)
③国家的各项政策最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3分)
(3)(10分)
①党中央要求开展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中央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4分)
②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分)
③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积极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正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3分)
39.(1)(10分)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的特点,我国采取了不同的宏观政策。
②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就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适时地调整了宏观政策。
③主次矛盾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正是抓住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而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政策。
(2)(12分)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可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可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政府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来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