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综合习题 - 正文
《求学》2005高考猜想
来源:《求学》2005第一期(文、理) 2005-5-23 10:44:58 【字体:小 大】

 

新年特稿:《求学》2005高考猜想

    “阳光工程”——确保高校招生公平公正
    2004年的北航事件、兰理工事件和西安音乐学院等事件,对于高校招生工作的最大伤害是动摇了社会对高校招生工作的信任,不论其中是非曲直,这道阴影无疑将给2005年的招生工作敲醒警钟,教育部会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保护全国高考的公正性和安全性。周济部长、袁贵仁副部长在多次场合中强调:“一定要实现阳光工程,一定要公开透明。”2005年招生工作肯定会进一步加强透明度,各高校也会在建立和落实招生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上下大力气。事实上,考生应当相信高校,正如浙大招办主任陈艺所说,“大学是讲精神、讲理想、讲纯粹的地方,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些,才有精神的魅力。”“我们不要过分相信潜规则。”
    伴随着阳光工程的推进,是尽量消除一切人为的不公平的地方性加分政策,各大高校也正在敦请教育部从制度层面上彻底清除这种加工政策中的不公平现象,对现有管理制度作出全面修订,要求彻底剔除地方性人为加分政策,让全体考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当也是阳光工程的一个具体诠释。

    分省命题——进一步稳步推进
    2004年,教育部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的基础上,将分省命题的范围扩大至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9个省市。尽管部分省市、部分科目由于命题经验不足产生了过难过易的偏差,但总起来说,分省命题是成功的,有利于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教育水准的需求,也出现了不少精典试题,同时,更多的自主权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提倡的“百花齐放”的精神。因此,改革高考命题方式,推进分省命题是个趋势,2005年将在部分省区继续推行,按照教育部一贯的宗旨,有可能在三四个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继续推行下去。
    一年来的分省命题实践也证明:分省命题改革一般不会影响考生备考,因为考试大纲没变,教学大纲没变,负责组织高考命题的省市,必须按照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统一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因此,各中学和考生按原定计划组织教学、复习即可。考生仍应在知识系统性建构、打好基础上下功夫,以不变应万变,临阵应变。
    分省命题不是问题!

    作文考试——不让一种命题形式独步天下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几被视为高考的惟一形式,但凡事有利有弊,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在给了广大考生尽情发挥个性、展示特长的巨大空间的同时,它的另一面,如容易产生抄袭现象的弊端也暴露无疑。学生积累某一方面的材料,改头换面之后几乎可以用来应付近年来所有的话题作文,只要在适当的地方点明本年的话题即可。而文体不限,出现了许多非驴非马四不象的文章,让阅卷者无从判分。尽管全国试题的写作要求中明确指出“不得抄袭”,但防不胜防,也难以防得科学公平。
    事实上,任何高考作文形式的选择,都应从作文的本质出发,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从考查学生真实水平出发。正本清源,作文应该回归其本质。文体的设限与否并不是学生个性能否张扬的关键。作文首要的是让学生说真话,有真情实感,在这方面,话题作文并不比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有着天然的优势。
    所以,利用高考积极的影响力,使中学作文教学回归家园,是作文改革的必须出发点。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各种文体,包括常见的应用文,都应熟练掌握;各种命题形式都应熟悉。所以高考作文应各种文体兼容并蓄,各种命题形式轮流使用,这样可以避免中学作文训练单一,增强作文教学的活力。不让某一种命题形式独步天下,也许将是2005高考作文改革的一个亮点。

    英语听力——让各省自由选择
    2004年英语听力测试中相对于往年增加的问题考场,可能会对2005年英语听力测试方式的选择产生不小的影响。固然,相对于全国20多万考场总数,出现了十几个问题考场似乎微不足道(其中多数经专家鉴定并不属考试技术本身问题),但高考的神圣性注定了任何一点闪失都可能让考生抱憾终生。而其引起的社会震动和关注是教育部门不能承受之重。因此,考虑到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要求、外语教学水准、听力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听力测试方式的选择权可能交回各省市,由各省市自行决定是否实施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或是以高中毕业会考等其他方式来进行。和分省命题的初衷一样,对2000年以来实行的英语听力考试方式的自由选择并不意味对英语听力重视程度的降低,而是服务于地方差异的一个现实做法,各省采取什么方式,考查什么内容,以及时间、分值上的确定会做周密的调查,不可能率性而为。而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英语听力的高考形式当无异议。
(本文得到了部分高校招办领导及中学名师的指导和帮助,特此鸣谢。——《求学》编辑部)

没有相关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