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文渊)“高考日渐临近,最近老有学生紧张得
半夜睡不着觉而打电话给心理医生。”市心理咨询学会会长刘文照告诉
记者。
说起一模拟考试失利的原因,不少同学自己总结为“大意了”、“
太紧张”。采访中,刘文照认为,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是智力与知识的
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而如何调整焦虑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
迎接考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刘文照总结了六条经验来帮
助考生消除考试焦虑心理:
认真搞好复习。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全面细致地复习,不要过多地抠
偏题难题,不要押题。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避免孤立地强记硬背。
复习充分全面,就会增强自信,减轻焦虑心理。
调整学习节奏。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细胞有明确的分工,不同
的刺激会引起大脑不同的兴奋。如长时间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就容易
产生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避免长时间复习同一学科的现象。
劳逸结合。学习中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之余,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有利于大脑的休息,提高心理素
质。充足的睡眠能使自己精力充沛,情绪稳定,保持敏捷的思维。
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
复习。要让教室经常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与新鲜;控制好空内光线、
色调的配合,减少噪音干扰。
正确看待考试。考试只是一种检验教与学效果的手段,不能只以分
数判定自己是否有发展前途,克服一卷定终身的观念,以平和的心境对
待考试。
调节智力周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及时了解自己的
智力周期,在考试来临时调整到最佳状态,有利于水平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