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科命题说明及质量分析
泉州市教科所 施紫雄
(2007年3 月31日)
一、命题意图及试题特点
1.命题背景及意图
今年是我省旧课程高考的最后一年,比较2008年与2007年的高考理综考试说明中有关生物学科的能力要求论述,发现两者保持一致,没有变动,这说明今年高考的命题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本次市质检作为与高考相关性较大的第一次模拟性考试,因此在命制市质检理综生物试题时,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主要体现在:(1)力求体现高考理综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努力反映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主要以2007年高考理综试卷生物学试题为参照)。(2)适当适当试题难度,单科预设为0.65,考虑到理综测试试卷中三个学科题目集中在一起加大了试题的难度,预期实际难度在0.55左右;并大力提高试题的区分度。(3)注重考查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体现生物学科内综合;注重考查生物学科能力(选择题主要考查概念辨析、知识要点及其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着重体现对“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非选择题以具体实验和科研情境为载体,主要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总之,在新的背景下本次命题力求与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趋势一致,充分体现了市质检的检测、导向和应有的激励作用。这对暴露学生学习问题、对教学导向、对促进学生学习都有较好的作用,因此,建议各学校要参照市质检认真分析本校学科教学中有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
2.试题特点
(1)本次质检试题突出对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代谢、调节、遗传,尤其注意加大选修教材内容的考查力度:免疫、光合作用、基因工程、生物固氮等),难度适中,有很好的区分度,既能鼓励学生对生物学、甚至对整个理综学科的学习信心,又能较好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因而,对市质检中学生的答题情况要深入分析,细到对各道试题、各个得分点、各个相关知识及其相互联系,本校学生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特别是有哪些定势的误区、有哪些教学的软肋,要认真查找出来,加以纠正。扣紧基础和主干知识,有针对性做好下一阶段至为关键的复习备考工作。
(2)本次质检试题较好体现高考理综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注意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实验与探究能力(如30、31两道非选择题皆从实验分析及设计角度进行命制),综合文字、图解等多种形式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命题;针对本市考生历年存在的答题不规范、逻辑性不强、要点不突出、专业术语用词不准确等薄弱环节进行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对此,不管各校本次质检成绩如何,都应充分认识到上述命题要求的重要性,认真查找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及其原因,制定今后的复习、指导方案,落实到以后的训练中。
(3)本次质检试题体现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注重在情境中分析推理及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试题1,2,5,30,31),科学性严密,导向准确,这一点,应作为以后各校精选训练题的重要原则。
二、对市质检的质量分析
从市质检所反映的情况看,我市2008年高中应届毕业班理综测试生物科成绩(难度系数)估计在0。5—0.6之间,全市高中毕业班生物科教学情况总体基本正常。但也充分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答卷的情况分析,主要体现在:
1、基础概念理解不透彻,主干知识掌握不到位。如普遍反应选择题2、3、4,非选择题30(I)部分,答题错误率高。这反映出学生对植物的矿质营养,基因工程,氮循环及光合作用中NADPH的形成方程式等基础和主干知识并末真正精学内化,最基本的“理解能力”没有很好落实。
2、分析综合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如30题(II)提供以蛙心为实验材料的一个生理学实验方案探究神经兴奋从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的形式,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实验操作方法所体现出来的实验原理或完全理解错误,不能体会实验中将A中NaCl溶液加入B中进行处理的实验意图,因此对于B中不能再电刺激迷走神经的原因不能说明其原因;甚至最终预期相关的结果结论也出现错误。又如31题很多学生不能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析认识果蝇真、假回复体的特点,因而在回答果蝇相关基因型时出现各种错误,同时在设计遗传方案判断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染色体时,有关方案的表述出现:句子不完整,不知所云;逻辑不清,思路混乱;写不对,写不准等表达能力弱的现象。
3、学科内综合能力的不足。如第4题,学生对有关生物固氮、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过程知识一知半解,说明尚未能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导致回答困难。
4、部分学生做理综题时,存在学科相互协调能力不强,出现做题时间不足,应试技巧不熟的情况。如改卷过程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31题的作答不完整,甚至完全放空白,据考后了解,并不是学生不懂得,而是没有做题时间。
三、对市质检后的教学建议
从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改革及理综“生物”命题的趋势,结合本次质检反映出的情况及我市高中毕业班生物教学实际,下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要求
考试说明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在高考前夕指导学生复习的依据。所以要做到:①要求学生依据考试说明考试范围和教材逐点展开复习,不留死角。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回忆相关概念、原理、规律以及插图等;准确记忆相应的专业术语;联系以前做过相关练习、试题。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对教材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想通悟透,真正理解,才能学会应用和迁移,才能提高考试成绩。②明确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常考点和未考点,在时间和精力上做到合理分配。③认真研习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各科考试要求上差异性,并通过典型的、具体的题例加以逐条展开深化。④要对当年考试形式、内容、题型、分数比例以及考纲中的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进行认真分析。
2、加强高中三本生物学教材的学科内综合
须知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并不意味着不考查其他相关知识,高考中解决这个矛盾的做法就是加强学科内综合,在每一道试题中以主干知识为主线,穿插、渗透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知识的考查,这就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疏理知识网络、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知识做到整体性掌握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建立知识网络的目的全在于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因此,进行适当的专题复习或训练时应特别注意以知识网络的构建和整体知识的掌握为目的。同时,练习或测试应切实按理综测试的能力要求精选题目,注意发挥题目讲评时审题指导、解题思路引导、多角度变换题目设问的作用,切勿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切勿陷入题海,找不到方向。
3、重视专题训练,强化学科能力
①对文字信息、图形图表及数据信息的读取、分析和运用需有专题指导,这是学生解答生物试题、尤其是解答新情境下生物试题感到困难的地方。建议对图形、图表及数据,应精选具有良好载体作用的实际应用试题、特别是新情境试题,根据其所蕴含的信息和意义的不同,专题训练,分门别类,逐一突破。
②对实验的复习也应根据实验的目的、原理的不同,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提炼出众多实验的共性特点,重在懂得实验方法的运用,重在对实验的设计、选材、评价,重在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尤其是重在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努力做到将实验复习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4、重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与提升,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从几次考试的答卷情况来看,许多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太差,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①重视非选择题部分练习的落实。在教师精选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每一道题。不能仅仅是将答案写在“头脑”里,而是要落实到书面表达上。②重视选择题的剖析。选择题在知识层面上容易拓展,在解题思路上容易展开,是培养学生能力,拓展知识视野的良好载体。具体操作上,可以让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即题析),以总结解题规律,深化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续写供选答案或编写变式题,以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和迁移能力等。③重视练习讲评的策略。每一次练习批改后,要留给学生自我反思、自己订正的时间,看看“现在”能否找到答案,反思原来“为什么错了”、“怎样才能不错”等。讲评时应重点剖析解题的推理、分析和论证过程,注意选择学生典型的、共性的错误,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共同完善答案。
5、根据理综测试试卷的结构特点、学生对于理综不同学科的具体掌握情况和解题习惯,还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应试心理,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灵活采用答题策略,做到考试时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特别是应该看到,理综试卷中的最后两道非选择题(生物试题),并非一定是压轴题、难题,而这两道题分值高达42分,对理综总成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上,这两道题目的基本分,学生只要不慌张、有时间,是完全可能比较从容地拿到的,因此引导学生答好非选择题,有较大的得分空间。当然,拿到这些基本分的前提还在于清晰和逻辑的表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采用得当的答题策略,提高全卷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