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临近,从4月18日起新浪考试频道联合择校网、考试在线频道推出“2007年全国高校高招网上咨询会”,邀请全国高校高招办老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为考生介绍2007年各高校的最新招生政策,解答报考中遇到的问题。5月2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招办主任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为考生现场解答2007年的高招政策,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2007年全国高校高招网上咨询会的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小燕。今天很开心在我们新浪嘉宾聊天室的直播间里邀请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办的周老师来做客,在此与想就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网友进行在线咨询,希望广大网友尽快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周主任,您好!
周老师: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希望大家可以到我校进行参观。
主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由原隶属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两个校区,首义校区位于蛇山南麓黄鹤楼下;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水畔。
学校现下设13个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746人,硕士生3654人,博士生511人。学校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76万余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281万册,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一,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单元式学生公寓接连耸立;学校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又曾作为全
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晓南湖景色优美。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经济、管理、法律三大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主讲教师五位一体的大学科体系。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和“WTO与湖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财政学、会计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民商法学、金融学等19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1个、硕士点64个、博士点3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专业硕士(JM)、会计专业硕士(MPAcc)、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学校已经发展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覆盖面广、层次完备、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持人:从您的讲述当中我们可以听的出贵校在与其相同领域的其他学校比专业设置的覆盖面还是相当打的,那么今年贵校是否增加了新专业?
周老师:今年我们新增了6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招理科生)、金融工程(只招收理科生)、汉语言文学(只招收文科生)、哲学(文理兼收)、国际商务(文理兼收)、安全工程(只招收理科生)。相关情况在网站上都有相关介绍。
主持人:很多家长和考生还比较看重一点就是哪些专业是贵校的精品、名牌、特色专业,请您介绍一下。
周老师:我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三大一级学科下面的本科专业都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随着教育国际化及高校间竞争的加剧,人才培养特色越来越成为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全国范围内,开办经济学专业的有370多所高校,开办管理学专业的有490多所高校,开办法学专业的多达500多所高校,在同类型院校中这三个学科领域同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仅我们一家。作为全国最大的财经政法人才培养基地,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与改革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创一流、办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人才培养上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贵校很多专业在国际上也是很有影响力的。那么其实考生对专业的选择往往能够使很难权衡的,到底是要选择传统的能看到就业趋势的专业,还是尝试新的特色的专业,往往考生没有头绪,那么请您给一些建议。
周老师:1、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今后的职业规划
2、报考学校本身的基本情况。
像我校有很多优势专业,学生在报考时也要了解专业相关情况。
3、专业每年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
主持人:通过了解,我们知道贵校自建立至今是不断拓展的,设施非常现代化,那么请您介绍一下贵校的教学设施、学术氛围、师资力量如何?
周老师:我校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我校有国内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晓南湖,学校的建筑布局非常合理、绿化也非常好。而且我们的师资力量也很强,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广大教师辛勤耕耘,矢志教育事业,铸就了一支业务精湛、学养俱佳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56人,其中教授236人,副教授614人,博士生导师87人。学校更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在国际国内财经学界、法学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资深学者,37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8名教师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中共中央政治局2006年5月26日第31次集体学习中,我校校长吴汉东教授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讲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问题,凸显了我校教师的学术水准和社会影响。
主持人:如今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创建,那贵校在整体的人才培养方面是怎样的模式?
周老师:学校立足于经济学、法学及管理学等在全国较有影响的优势学科,从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入手,在聘请大量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来校任教的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工作在财经政法第一线的CEO(首席执行官)、CFO(财务总监)、法官、检察官、律师、注册会计师等走进本科(计划)课堂。一方面,建立并完善商贸英语、法律英语、法制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极具特色的学科;另一方面,在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中首先创设了《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三门必修课程,有力推动了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学校强调开放办学,提倡学生自觉地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进来。比如,法学院每年由200名学生组成的“维权进社区”法律援助小组,深入武汉市的200个社区,应邀定期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动,开展免费诉讼服务、法律咨询、“关爱打工妹”活动等,在弱势群体中产生了强烈反响。“维权进社区”法律援助小组造福了基层百姓,也为学生提供了实战的机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支持和赞誉。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学生长期坚持的“企业诊断”、财税学院开展的“税收策划”等活动,为许多企业和部门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还实施了“本科生课外12素质学分制”、“就业导师制”、“就业实习基地制”等一系列的创新措施,使学生在就业上的满意度和自信心普遍较高。
主持人: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使其学生普遍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在人才市场上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南大品牌”。那么贵校的收费标准如何?
周老师:我们严格执行物价局的标准,有两个标准:4500元/人/年、5850元/人/年。
主持人:贵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否采取了相应的助学政策呢?
周老师:学校建立了惠及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奖助学体系。根据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和学生资助工作所面临的形势,2006年我校专门成立了负责学生资助与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工作的学生贷款管理中心。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实行改革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需要完善的资助体系支撑。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别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开通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每年,学校均投入250多万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减免的困难学生学费也近200多万元,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位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无后顾之忧,实现了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
主持人:说到奖学金,很多学生也是非常关注的。请您介绍一下奖学金制度。
周老师:我们没有设立新生奖学金,但是设立了校内外奖学金20多种,奖励比例和奖励金额都比较大,详细情况请大家登陆我们的学工部网站进行查询。
主持人:我们知道高中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是他们的全部任务,那么进入大学,可能生活相对会丰富起来。那么贵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如何?
周老师:学校有各类学生社团50余个,学生进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自主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学校的学生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极其丰富,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文化节,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校园十大歌手评比、舞蹈大赛、迎新生文艺晚会以及众多校外高水平文艺团体应邀来校演出,使校园的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大学知识辩论赛、天伦律师杯辩论赛、英语演讲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众多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等专业性的文化科技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同学们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今后迎接社会的挑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学校的食宿条件、消费水平如何?
周老师:学校现有学生公寓(宿舍)45栋。基本上按本科生4人/间、硕士研究生3人/间、博士研究生2人/间入住,公寓内学习生活设施齐全,有单独卫生间、固定电话,并接入了因特网,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
学校现有10个标准化学生食堂,员工280人,学生用餐面积24000平方米,承担着全校师生员工的进餐任务。宽敞明亮的大厅,环境优美、典雅舒适,空调、彩电、现代化的音响设备以及整体化的不锈钢售菜台,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食堂高品位、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