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2007年全国高校高招网上咨询会的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小燕。今天很开心在我们新浪嘉宾聊天室的直播间里邀请到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的李老师来做客,在此与想就读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网友进行在线咨询,希望广大网友尽快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
李老师,您好。
李老师: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新浪网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此我对新浪网表示感谢,也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解答广大考生所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也非常欢迎您做客我们的节目,今天我们节目的主题主要是围绕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的总体招生情况以及学院的概况展开访谈,按照节目惯例,在节目开始首先请您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贵校的管理体制沿革如何?
李老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1960—1962年曾改办为本科院校,定名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2001年成为四川省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成为“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大基地”(这种模式的区域性大基地,全国只有14个,我们四川只有工程学院这一家),2006年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学院,年底学院被国家教育部、
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二十八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之一,同年学院成为四川省唯一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的高校;学院“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办学特色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日头版头条报道了学院成功的办学经验,全国各新闻媒体也相继进行了宣传报道;2007年学院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四川教育系统中唯一的获奖单位。
主持人:我们知道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之一,其在不断的发展中,专业设置的覆盖面在其相同领域也是非常大的,那么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学院系别、专业设置上的规模。
李老师: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系、电气信息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艺术系、外语系、旅游管理系、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师培中心)和国际语言中心等教学机构。现开设有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商务英语、建筑工程技术、艺术设计、园林工程等四十五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在已开设的专业中,学院是全国机械行业“数控”、“焊接”专业的牵头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是“国家精品专业”和“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和市场营销三个专业是“省级精品专业”。07年我院在全国范围内投放了招生计划3600名,其中在省外投放了1110名计划、四川省内文科318、理科1832、艺术类160、对口高职180。我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所以在部分省份的招生批次是专科一批,部分省份是在专科二批录取。这里特别值得广大考生注意的是,07年我院在四川省是跨两个批次进行录取,即一专、二专都有招生计划。从专业的具体情况看,我校的优势专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气和材料三个专业群。国家示范性建设计划也是以这三个专业群为主体的,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在这三大类专业上的实力和优势。数控、焊接、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在我院07年招生的30个省份中都投放了招生计划。欢迎广大考生一志愿报考我院。
主持人:关于贵校的强势特色专业也是考生和家长一直所关注的,在这里您也提到了,而且您也说到了在四川实行跨批次的录取,这些情况考生可以登陆网站进行查询。我们知道贵校经过不断拓展,设施是非常现代化,那么请您介绍一下贵校的教学设施以及生活设施方面都是怎样的情况?
李老师:从基础设施上来说,我校是非常有优势的。比如我们学校有一个技术中心,还有一个工程中心。这两个中心可以说是我们学校的,也可以说是国家的,也可以说是德阳市的。这两个中心的投入中有中央财政的投入,也有德阳市的投入,还有学院自筹资金。这两个中心,一方面列入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计划,另一方面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中心主要从事现代制造技术、材料、汽车等的实训以及产品设计研发,学生可以在里面学习,老师可以在里面从事科研,包括生产工艺的研究,先进制造方法的研究,这两个中心里有国家863课题,当然省级课题就更多了。中心一方面从事研究、从事教学;另一方面,还承担着为德阳机电行业提供技术人员培训,新技术推广的任务。这样的实训中心在国内都是一流的。
我们学院的环境应该说也是非常好的,是四川省园林式校园。我们学院校前区有启明广场,在校后区有集粹园、有园林中心、有无言湖,那里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在无言湖畔就是我们学院的运动场、学生公寓以及学生食堂。另外我们学院的文化、体育设施也十分完备。有两个足球场、两个网球场、多个篮球场、几个排球场、数个羽毛球场,这些基础设施可以保证学生在校不仅可以很好的学习,而且在情操上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陶冶。
主持人:贵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李老师:目前我院教职员工超过700人,其中副高以上的有260多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有210多人。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双师型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们学院的双师型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71.6%。2006年,我院荣获了四川省“十五”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总的来说,我院的师资力量在四川、乃至西部都是很强的。
主持人: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创建,而我们也知道作为高职院校,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尽快上岗就业,那么贵校在整体的人才培养方面是怎样的模式?
李老师:两个方面:
1、通过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首先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我们强调实习的场地要像车间一样,实习的老师要像工程师一样,实习的作品要像产品一样。我们学院把实际的产品拿给学生,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如果这个产品合格了,那是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这是真正的“产学”结合。
2、通过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塑造学生的品行
我们有文学社、书法社、美术社、篮球协会、网球协会、足球协会、武术协会、插花协会、拉丁舞协会、摄影协会等30余个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氛围,不仅使学生在技能上有较高的能力,而且在德育上也有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我们的学生进入工作单位后,精神面貌好、对于同事非常礼貌,而且职业技能十分过硬,完全是领导心目中好员工的形象,所以有很多固定单位每年都到我院来选聘人才。
主持人:现在各高等职业院校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都大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同时国务院也制订了“关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实行顶岗实训制度的实施意见”。那么贵校在这方面是如何实施的呢?
李老师:我们非常注重实践环节,同学们在学习期间,有50%的时间是在进行实习实训。由于我们学院本身的实习实训条件就非常好,实习实训条件与国内一流企业十分接近,所以,我院的绝大部分实习实训都安排在校内完成。学生毕业前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也就是说,实习学生在用人单位中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岗位,用人单位要支付实习学生劳务酬金。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在工作中去了解用人单位、也让用人单位更加了解同学。
主持人:目前各校都非常注重国际合作办学,那么贵校在这方面的情况如何呢?
李老师:我院和国际上10多个高校建立了比较友好的合作关系,有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地区的高校,我们通过多种合作形式进行交流。目前有10多批国外师生到我校访问、交流,我校也有10来批学生到境外访问、学习,国际交流在我院开展的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贵校的收费标准如何?
李老师:我校实行学分制,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一部分课程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按学分制的规定,学生所缴的学费实际上这是一个预缴费,学年末的时候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结算。
目前我院的学费标准大致是:机电类4100元/人年、文管类3700元/人年、艺术类6000元/人年、国际合作专业7000元/人年、建筑类5500元/人年。这样的学费标准在四川省的同类高校中是比较高的。因为我校非常注重教学质量,我们的理念是实施个性化培养,让每个学生成才,在办学投入上是相对比较大的。为了让同学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让同学们拥有良好的技能,近几年,学院仅数控技术一个专业的资金投入就超过了2500万,“十一五”期间还要投入3000万以上。像焊接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在“十一五”期间的投入也会在3000万左右,像这样大的投入是一般院校很难做到的。另外我们学院,是公办学校,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学费收入全都投入到学生的培养上,家长投入高,将来肯定会有高回报,就业和就业后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好。
主持人:贵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优秀学生是否采取了一些奖贷助政策呢?
李老师:我院的“奖贷助补减”体系非常完善。根据有关规定,就读我院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院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四川省贫困大学生奖学金”、“校友奖学金”、“学习奖学金”和多家用人企业分别设立的“企业奖学金”、“企业助学金”;同时,学院对特困生减免部分学费,并通过学院设立的“勤工助学中心”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主持人:很多家长表示,送孩子上大学最终还是希望孩子未来有个好的发展和出路,那么贵校的就业情况如何?
李老师:我院就业办与全国4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可以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毕业生总数的2—3倍,像一些优势专业的就业岗位数可以达到4—10倍,甚至更多。毕业生上岗的收入一般在1000—3000元左右,去向主要是四川省内各大中城市以及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广东、重庆等省市。从1995年到现在,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2006年达到了99.3%,2007年就业率也已经超过了99%,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获得四川省教育厅的表彰。由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好、人才培养质量优、人才针对性强,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部分用人单位甚至提前1-2年到校“抢购”学院毕业生。比如,两天后的6月20日,中国二重集团就要来校选择学院2008届毕业生。另外,还有部分用人单位采用提供“企业奖学金”、“企业助学金”、开设专业选修课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