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图书档案学类2个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个专业,一共17个专业。
主持人: 南开大学09年有新增的专业吗?
赵桂敏: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南开大学2009年新增两个专业。一个是属于泰达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另一个是属于医学院的“口腔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计划招生15人,会展经济与管理计划招生30人。
赵桂敏: 其中,5年制的口腔医学类专业,是南开大学跟天津口腔医院(现在也是南开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一起办的一个专业,09年计划招15人。
这个专业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从事口腔科医疗和保健工作的通科医师。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医疗和保健工作。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制五年,毕业后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赵桂敏: 南开管理学院很强,09年在管理学大类基础上又增加了“会展经济与管理”这样一个专业,应该说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全面的熟知计算机技术、服务管理、项目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场管理等知识,还要具备国际国内的会展的策划、组织、管理、营销文案等实用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会展产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强实际工作实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即可获得学士学位,可就业于展览策划公司、高级酒店旅游集团、行业协会等单位,从事会议展览、旅游、节事活动策划等工作。09年计划招30人。
主持人: 南开大学机动计划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赵桂敏: 机动计划是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关心的人一般很少。教育部规定机动计划只有1%,就是30个人,最多32个人,所以说激动计划凤毛麟角。主要用在一些生源质量非常高的,生源特别好的省份。在提档以后能够在原计划上加的,这样保证在生源优秀的省份发挥作用。如果生源不好,够不能占计划,南开的提档比例严格控制,提档的时候尽量不退档,不像120提档,有的省份,特别是平行志愿的省份提档更小,保证我们看到的学生都要录不要退档,105提,但是有些省份可能是110,就是根据生源的情况定,定了以后尽量不退档。
主持人: 南开大学有没有一些专业是必须要求学生报考的,即不报不录?
赵桂敏: 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专业,有的专业是拿出来必须得报,不报的话不录,有的学校软件专业,可能有的学位比较高,学生有的家里有困难就不愿意报考,有的学校就规定如果没有志愿就不录,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专业,没有这种设置和要求。
主持人: 贵校各专业在各地的录取批次和时间都一样吗?
赵桂敏: 我校国防生录取是在提前批,美术类是单独批次,其他专业都在本科一批。各省录取时间由各省招办规定。
主持人: 贵校是否接受第二志愿调剂?
赵桂敏: 如果当地同批次控制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人数不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应高于已投档的第一志愿考生最低分60分以上。学校按志愿顺序依次调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档案,优先选择有专业服从志愿的考生。在分专业时,根据高考成绩并参考考生单科成绩安排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对于部分征求志愿的省份,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主持人: 09年对江苏招生有什么规定?
赵桂敏: 对江苏考生实行先分数后等级规则排序,决定能否录取与所录专业。录取专业时不考虑照顾分。选测科目和等级按照招生计划中公布内容为准。
主持人: 除了江苏,还对哪些地区有特别的规定?
赵桂敏: 对天津考生,在高考成绩相同(不含附加分)的情况下,优先录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较佳的考生;在高考成绩相同(不含附加分)的情况下,优先安排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较佳的考生的录取专业。我校在高考录取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使用采取金牌榜排序,即按获A的多少排序,如获A的数目相同,再看获B的数目,以此类推。
主持人: 我们很多学生是上了大学以后才感觉对这个专业喜欢或者不喜欢,适合或者不适合,因此,入学之后有想换专业的需求。南开大学对学生这种转换专业需求有什么条件或措施?
赵桂敏: 我们学校在一年以后,大一的第二学期,有一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学生可以提出申请,经过所在院系同意,参加对方学院的考试就有机会,如果转专业提出的人多,可能要有一定的比例,另外,考试也有一定的要求,每年都有一些成功转出转进的学生。
赵桂敏: 其中文科转理科,理科转文科的都有。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看作是转专业,即那5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
按大类招生是一年或者是一年半再调专业,就是分专业,比如上管理学一年半以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分积排名,高的就排在前面,低的就排在后面,再报志愿,学院根据学生填报志愿跟高考一样再做一次,就看谁的学分积高,也是很公平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学分有一定的了解,按大类招生就是这样的,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选,比没入学的时候选专业有一定的好处。
主持人: 外语学院的情况呢?
赵桂敏: 教育部规定是属于提前单独录取的可以转专业,不是提前单独录取的不应该限制,有一个前提转专业还要参加对方院系的考试是否能通过,如果本来这个班人数很少,不可能让转,一个班十五六个人能转几个人,最多能转一两个,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学院定的。我们就是小班教学的,本来人就少。
主持人: 贵校有哪些第二学位专业和辅修学位?对意向学生有什么条件限制?
赵桂敏: 南开大学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加辅修,拿双学位。南开目前是文史哲的学生拿双学位的比例比较高。
赵桂敏: 南开的各个本科专业是相互之间可以接受辅修的,但要求学生不能耽误主修专业。辅修和双学位的差别是,辅修是把第二个专业的主要课程学了,而双学位是把主要的课程学了之后有学分的其他要求也得学,要求的学分更多,学习负担更重一些。
赵桂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专业的学生拿到双学位的比例比较高,比例大概是30%。理科辅修双学位很难,因为一般文科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充裕。
主持人: 辅修和双学位有什么区别?
赵桂敏: 辅修是把第二个专业的主要课程学了,双学位是把主要的课程学了之后有学分的其他要求也得学,要求的学分更多,辅修的话,比如说四五十分就辅修了,双学位得八九十分,要求会多一倍,经历投入更多,学外语140多学分,应该达到学术学位,学外语是文学学位,就可以毕业了。但是辅修的话得加三四十分,辅修经济学,再加七八十分,就是二百多学分,学习负担更重一些。
赵桂敏: 我校的经济,历史,哲学都是双学位,比例大概是30%,上研究生30%多,双学位30%,这样的学生有的学管理学,或者是保险,将来就业的时候管理学就业可能更有优势,就是说路很宽,不是说学哪专业就是哪个专业,除非是不好好学,四年混过来,如果好好的设计自己的人生,第一专业可能不是你最喜欢的,但是可以辅修双学位,这个比例很高的,理科辅修双学位很难,文科的可以达到两个学位的结果。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的文史哲学生拿到双学位的比例比较高,啦他们考研保研的比例呢?
赵桂敏: 文史哲特别是哲学,历史学生,双学位的比较多,我们学校四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加上哲学,经济是四个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八个培养基地,文理各四个,人才培养基地首先是获奖学金的比例要高,规定国家单独拨经费,人才培养方面投入的比其他要多,考研的比例要高,一般的是5%,他们的比例达到30%,考研可能加一块50%了,双学位又多,真正的文科生,就本科毕业找工作的不是很多。有的人想早一点找工作,有的人想读完研究生以后更好,实力更强,理科数理化生也是人才培养基地。文史哲经是文科的,数学就业有一些学生愿意就业,或者是改学其他的学科,保研考研没有那三个多,化学,物理,生物,上研究生的比例都是60%以上了。至少也要50%以上。生物我看了一下,我们整个的生物,除了保研,考研出国的达到90%,真正找工作的没有几个人,出国比例相当高,生物是多少年了长盛不衰。
主持人: 南开从整体情况来看,近年来毕业生出国留学的比例是多少?
赵桂敏: 出国整体不多,5%左右,但是保研和考研的整体比例30%多,人才培养基地的保研比例30%,人才培养基地8个,73个专业,有一些专业保研比例是5%,大部分同学就业了,比如学外语的,真正保研考研的很少。还有法学就业的相对多一些,我说的基础学科他们比较多,因为保研是5%,他们就占30%,他们的整理比例在南开大学是很小的比例,本来招生人数就少,南开大学的专业比较多,整体上是30%,加上出国5%,其他的就业了。08年就业率是95.8%,大部分人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
主持人:正好你提到了就业,贵校毕业生近两年的就业情况怎么样?有哪些就业优势?
赵桂敏: 整体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所以考生和家长可能在选专业之前首先要弄明白哪个专业就业形势更好,但是我想首先提醒大家,就是南开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它的学科门类非常齐全,另外它的特点也是研究性大学,所以刚才我说的那8个学科,保研、考研比例非常高,理科的学生就业的人很少,先上研究生,所以它的就业形势也是我觉得是很乐观的。比如像化学学生,因为他的知识、他的能力是非常受欢迎的,他就得挑就业了。我们大部分的就业率还是很高的,南开整体就业率08年是95.8%,有的专业能达到100%,但有的专业可能稍微困难一点,90%或者是不足90%,你得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你觉得这时候你就业还不是很有优势,那我建议还是考研究生。
主持人: 在您看来,南开大学哪些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比较看好?
赵桂敏: 还是应用类的专业,在就业的机会选择的空间也大。南开这种学校就业不难,我们做就业的老师都非常努力的工作。我们了解的情况,往往是学生期望值太高。就是说毕业生对就业起薪、就业地区、就业的岗位和将来的发展前途等考虑得比较多,有些人找工作不是那么快就落实了。
主持人: 可能因为是名校的学生,心理责任大。
赵桂敏: 有这方面的原因,学生感觉标准不能放低了。一般的院校,在天津工资低于比较低,一般的院校说有工作就行了,但是南开的感觉在天津是老大,就放不下架子,我们现在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也有个别的同学,就业也是多元化。有的学生不着急找工作,想休息一下,感觉一下,现在这样的学生比原来还多了,就是不着急,家长着急,老师着急。老师急得不行,学生自己却不着急。也不能光看就业率,一年不就业可以,但是不能长期不就业。先适应一下社会,不能总是观望,如果时间长了别人会对你有看法,以为是就业困难生,有的家里条件比较优越,孩子也不着急,家长感觉不愿意工作等等再说吧,各种情况都有。还有等着出国,等着考研,等有合适的单位再说,各种情况都有。
主持人: 贵校09年的学费标准怎样?
赵桂敏: 南开大学的多数专业学费是4200—5000元/年,少数专业学费比较高,比如: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的学费是11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三、四年级按学分收费,每学分300元,两年的全部学分数在80左右;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是10000元/年。住宿费是700-1200元/年。
主持人: 住宿费和住宿条件呢?
赵桂敏: 学生住宿都是公寓式管理,住宿费是700-1200元/年。
主持人: 在资助奖励方面有哪些举措?
赵桂敏: 南开一方面是要给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另外是学习好,又是特困生的,社会资助每年有很多,好学生家里很困难肯定不愁上学,资助的力度是很大的,我们是08年7500人次获得过各级各类奖学金,这个比例应该是不小的。每年也给家里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一般都有1000多岗位,学生可以自己申请,每个月有一定的补助,另外国家有助学贷款,通过助学贷款享受国家给一部分利息,自己四年以后有一定的偿还,可能各学校的情况差别不一样,就是国家的政策,本科学习期间困难肯定会想办法入学的,而且要提供帮助。四年肯定会顺利完成学业,不会因为家里困难上不起学。
赵桂敏: 南开大学具备以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主体,临时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补充的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据统计,2008年有近7500人次获得各类奖(助)学金,占本科生总数的60.2%,奖励总额超过1500万元;每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达到1000余人,每人每年贷款最高额可达6000元;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超过1100个,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每人每月可获得200元补助;另外,有近1500人次获得各种困难补助或不同程度的学费减免,补助和减免两项总额达90万元。
主持人: 对优秀新生有哪些激励措施?
赵桂敏: 有新生奖学金,根据新生在所在省市的考考成绩排名发放奖学金。一般说,文科前十理科前二十,在各省的排名中前2%前5%都有奖励。
主持人: 作为一个名校的招办主任,您怎么看今年新实行的平行志愿?
赵桂敏: 我关注这个这个问题已经很长时间了。平行志愿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带来的负面,或者是消极的,积极的是生源稳定了,哪个学校不会说我今年分下来了,大冷门,我们学校肯定是有人报的,一方面解决高分落榜的问题,高分低就的问题,层次低一点的可能上最好的学校,另外好的差一分调档了,跟实际水平差很多的学校,这个可能高分低就的情况避免了,高校稳定,高校的压力学校一些,这是解决落榜问题,对考生来说利益很大,但是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对考生也好,对学校也好,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比如说一分为二,那个角度看,分数要扁平化,过去最高分680分,最低分620分,但是如果平行志愿以后不可能了,因为高分的学生都被第一志愿更好的学校录取了,到了计划之外的学校分一下子差了很多。分数扁平化,分差小了,原来差60分,现在二三十分,有的学校差10分。生源集中了,有人讲这样对很多学校来说起点不公平,生源没有原来好了,都是这个水平的,就有这样的想法。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学生落榜,退档,死档是学生意识不到的,以为平行志愿随便报,肯定有学校要我,其实不是这样的概念,平行志愿也有填报的技巧问题,也得梯度拉开,报的几个学校平行志愿你报我也报,第一志愿和第三志愿是一样的,往一块扎堆,第一志愿报的,第五志愿的大家一块排队,人就很多,也有落榜的可能,可能你报一二三都是最好的学校,一共招300人,可能500人报,建议拉开梯度,第一志愿报最好的学校,第二志愿差一点,否则总是在尾巴就被淘汰,要报一个差一点的就跑第一了,别人的分没有你高。
赵桂敏: 比如,北大和清华往一块报等于没有报。咱们感觉是平行志愿还是有前后的,各省都有顺序的,先满足谁,你是第一,他是第三,但是第三的分比你高往前来,过去你第一录你了,现在不是的,分绝对高可以报的时候都是特别好的学校,但是分不是特别高,一定要注意,否则一样会落榜。一个是学校拉开梯度,不要认为平行志愿不用拉开梯度,不是的。平行的填完一二三,录取的时候谁分高把谁排前面是这样的概念,平行志愿就学校来说,专业上也应该服从梯队,第二服从调剂,不服从一样是死档,学校提档跟过去不是平行志愿提档不一样的,原来提档招一百个人,就提110,或者120,不行了可以退,平行志愿不是的,提走的人必须得录,下来就没有学校接的了,同时都分开了,一百个人30个给这个学校,30个给那个学校,三个学校分完了,如果下来就没有学校要,再分就是第二个批次,那个摔得更狠,过去不是同时录,这个是同时提,把档分完了,得服从专业调剂,一看分数可以录,但是专业不服从调剂,只好退了,就是这种风险,不要以为平行志愿可以安然无恙放心了,也有问题,所以得弄明白了再填。不是说想上哪上哪,第一是北大清华,第二是复旦上海交大,结果哪个都不够,第一批没有学校了,只能往下面了。各省的排序不一样,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
赵桂敏: 所以,填报平行志愿还是有技巧的,考生一定要慎重。
主持人: 请给那些有意向报考南开大学又没有太多把握的学生,提一些建议吧。
赵桂敏: 这个题比较难,不可预知性太多了,第一是心态比较好,想上南开,我们是非常的欢迎的,第一是要有实力,现今的高考制度就是分数说话,得有成绩才能录取,否则再想要也没有办法,电子档案都是通过高考排名,填报志愿的情况才给我们档案,我觉得首先得看自己的实力,如果你说就是跟南开差不多,努努力就上去了,就是高考得出现奇迹那压力太大了,就是放平心态,我能上南开更好,如果去不了去哪个学校,有的人就是当时的目标不是南开,比南开低,所以考试一点压力没有,有的孩子定目标特高,无论如何上南开,不上我复读,这样的压力特别大反而进不来,如果定位低一点,实际上能够发挥得更好倒能进来。还有平时成绩非常好,上南开还选择专业呢,这样的更好,不要寄希望于还剩下50天出现一个奇迹,不是太容易。不用说你想出现奇迹,正常发挥的80%,90%都是属于非常非常好,没有压力就能正常,要是有了压力,往往都会减一点,如果给自己定的目标超高,跟平时的差异特别大,蹦高够到的应该早定目标,现在还有50天没有必要了,就是放松心态正常发挥,看自己哪还有问题。模拟考试之后发现有问题了,就要找到问题补自己的差距,说原来是500分的水平,非得考600分,不可能的事,要能高二三十分属于超水平发挥了,不要定位太高,压力不要太大,定一个很容易达到的目标,如果有奇迹发生更好,也有奇迹发生,孩子平时模拟考试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高考很好,跟心态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