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复读 - 正文
高考有风险 复读需谨慎
来源:中青在线 2007-7-3 10:41:32 【字体:小 大】

 “如果给我两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绝不会再选择复读”,现在在河北省一所三本高校读大二的清源这样对记者说。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结束不久,每年总会有一部分幸运儿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但也有部分考生落了榜或是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其中有不少人选择了复读。

    虽然复读是圆自己理想大学梦的一种方式,但清源还是认为:“高考复读风险极大,一定要慎之又慎。”

    郁闷 压抑 紧张 敏感 脆弱 复读得有颗坚强的心

    “复读首先要过的是心理这一关”,清源说。

    不少复读生选择在原来的学校,跟随下一届高三继续学习。本来以为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同学,可以减少一些心理的压力,谁成想,“就是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东西,总是会提醒自己复读生的身份”,现在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付英这样描述自己的复读生涯。

    回忆起复读的生活,不少复读生感触很深。这一年,父母老师的催促声不见了踪影,同学之间的正常攀比似乎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的周围到处弥漫着小心翼翼,我似乎生活在了真空里”,付英说。

    虽然能明显地感觉到大家在努力地为自己减压,但是自己却很不争气地变得越发敏感,“在我生活的四周几乎找不到一点儿压力,但是我却能感到压力的存在,而且非常强大。”付英说。这种无形的压力变成了漫无边际的巨大敌人,不停地折磨着复读生们本已承受了过多压力的心灵。

    有过两年复读经历的清源介绍,这两年中最让他难过的是教师节,而且一次比一次让人无法忍受。

    清源选择了在原来的学校复读,而且老师也是同一个老师。因为居住在一个很小的城市,每年教师节,那些已经上了大学又没有离开家乡的同学都会去看老师。清源赶上过两次这种聚会,为了照顾他的情绪,在聚会上同学们很少提到高考及大学里的情况,“但就是这种特意的躲避和不经意提到的只言片语才让我感到更加窒息”。

    很多复读生这样说:复读都不怕了,还怕死吗?!清源说:“复读的日子我被郁闷、压抑、紧张、敏感、脆弱包围着。如果你坚信自己有颗坚强的心,那就去复读吧!”

    没人敢保证复读后的成绩一定能提高

    选择了复读,就得做好“考得一次不如一次的心理准备”。

    清源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他生活在河北省的一个小城市,他和父母都希望他通过高考能“转移”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第一年高考,清源的分数上了“一本”线,但是离自己理想的“外经贸”还有十几分的差距,后来被河北一所不错的大学录取了。和父母商量认为,只有十几分的差距,自己再努力一年之后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于是,清源信心满满地开始了自己第一年的复读生涯。

    经过一年的紧张复习,清源参加了第二年的高考,让清源和父母没想到的是,这一年清源不仅仍然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与上一年相比,高考分数低了不少,这一年清源的分数只够“二本”。

    第一年能上“一本”,复习了一年竟然才上个“二本”,对于这样的结果清源觉得“很不甘心”,于是,他和父母做出了再考一年的决定。

    第三次高考结束后,清源仍然没有上到理想的大学,高考分数也降到了“三本”。“我不想再折腾下去了”,万般无奈的清源接受了“三本”的命运。

    “几乎每个复读生都是因为对第一次高考成绩不满意选择复读的,这其中也不乏高分复读的学生。但是没有人能保证复读之后的成绩一定能比第一次高。因此,复读后的成绩没能超过第一次,甚至低于第一次是复读生们要面临的最大风险”,有多年带高三毕业班经验的吴老师说。

    “经过三年的高考,我发现现在的高考试题非常不适合复读”,清源总结经验说,以前高考多考知识点,因此复读一年肯定会增强记忆,成绩容易提高。现在复读生们仍然沿袭了以往的经验,把精力放在那些知识点上,但是现在的高考考得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花再多的时间也很难提高成绩。

    上了大学后终于明白 高考不过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小土坡

    “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用两年的时间复读让我损失的还有自信”,清源说。清源的不自信首先来自年龄。“比班上其他同学都大两岁,这让我处处都不舒服,我似乎永远都要顶着自己曾经失败过的事实”,清源说。

    付英也印证了清源的说法。“虽然复读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可是却明显地感到自己老了,记东西比别人慢了”。

    由高考失败所带来的挫败感似乎已经通过复读带到了大学里。

    “耽误了青春同时也浪费了金钱”,付英说。复读的学费、资料费可比高三高不少,对于家在农村的付英来说,复读一年的费用相当于家里大半年的收入。“而且这个钱亲戚们不爱借,人家怕我再考不上还不了”。“晚上一年学也意味着晚挣一年钱,总之,里外里亏了不少”清源说。

    很多复读生上了大学后才发现,高考只不过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台阶,真正影响自己成长的因素还有很多,“我现在知道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比上什么大学要重要很多”,清源说。再加上两年复读的压抑生活,清源像变了一个人,原来积极开朗的他,现在变得很沉默,遇事总是躲在后面,也不善于与其他人交往。

    眼看着其他同学有的参加社团、有的参与社会实践,自己却总是迈不出这一步,清源非常焦虑。“高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小土坡,但是我们却在用放大镜观察它,以至于我们把高考当成了人生中惟一重要的事情,其实,当我们跨过它的时候才发现,土坡的背后有更广阔的天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迈过它。”马上就要升入大三年级的清源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后,有了这样的感悟。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