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分数过低或过高、发挥不稳定、被动复读的考生
华龙网讯(晨报记者戴宇实习生杜莹)去年二本落榜,复读一年后今年被中国公安大学重本提前批次录取,昨天在2007高考复读咨询会上,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高考复读班的秦汉与今年高考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复读的心路历程。不少家长表示,“高四”是对孩子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专家也指出,选择复读应该谨慎、理性。
复读先过心理关
“本来我估分不是很高,去年上了二本却落了榜,除了成绩外就是志愿没填好。”说起自己的“高四”,秦汉记忆最深的还是开始决定复读的那几个月。“我一直都认为自己应该上重本的,结果连二本都没有录到,心理不平衡。”
正式进入复读班后,秦汉心里还是觉得别扭。“看着同学都上了大学,而我还要再读一年真不甘心。”
老师看到秦汉的情况后,主动和他沟通。“一次晚上吃饭的时候,李老师专门给我讲了其他一些复读生的故事,还有复读一年考到状元的呢。”
秦汉于是开始认真投入学习,今年高考后,自己估分不错,老师又一对一地专门给他分析局势、列出目标高校名单。“这一次我没有再在志愿上栽跟头了。”秦汉很顺利地被中国公安大学录取。
三类考生不宜复读
“不是每个考生都适合复读。”市招生考试研究会郑主任提出,有三类人都不适合复读。第一类是分数过低或过高的考生。如果高考分数距离录取线还差100分以上,即便复读也难有大幅度提高,还不如学习某种适合自己的技能,将来更好就业;而对600分以上的学生来说,提高的空间同样不大,所以不太适合复读。
第二是发挥不稳定的考生。“有些考生觉得自己很用功,脑子也不笨,可经过一年复读后,成绩仍没有提高。”郑主任表示,这类学生平时成绩往往不稳定,自己又找不到具体原因。
第三是被逼无奈的考生,有不少复读生是听从家长的决定才继续读“高四”的,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多动力。或者开始阶段还有热情,越往后越没冲劲,甚至造成个别学生因想不开而走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