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人数:2
招生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亚春副研究员招收硕士研究生,其本科应为农学类、植物类、生物类、生物科学类等相关专业的考生。
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福建农林大学3个国家级平台之一,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经费保障。中心苏亚春副研究员面向国内招收2020年硕士研究生2名,招生专业包括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农艺与种业(专硕)。
欢迎广大考生踊跃调剂攻读苏亚春副研究员的硕士研究生!
联系人苏老师Email:syc2009mail@163.com;QQ:332994549
(为确保联系顺畅,若论坛内未能及时回复,请发简历到邮箱!)
一、导师介绍
苏亚春,女,1987年5月生,农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骨干科研人员。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杰出青年科研人才”、“金山学者青年学术新秀”、“作物科学学院高层次拔尖人才”、“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精神文明运动员”。
2005.09-2009.07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农学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2009.09-2014.07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硕博连读,获农学博士学位,A类人才留校任教。2016年获聘硕士生导师,2018年全校竞聘晋升副研究员。自2014年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专题、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高层次拔尖人才项目、福建农林大学A类人才项目共9个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3项。
在甘蔗与病原菌互作机制及功能基因挖掘与鉴定方面有系统的研究,在BMC Genomic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 Reports、Scientific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作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SCI收录17篇)。培养/协助培养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严家显奖学金、福建农林大学第十八届及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 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2. 研究领域:植物与病原互作、基因挖掘及功能鉴定、植物分子育种
三、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501363),主持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专题(项目编号:2018YFD1000500),主持人;
3. 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项目(项目编号:K4215003A),主持人;
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J05055),主持人;
5.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主持人;
6.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15165),主持人;
7. 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xjq201630),主持人;
8. 福建农林大学A类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KXR14007A),主持人;
9.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高层次拔尖人才项目,主持人。
四、近几年代表性论著
五、调剂条件
1、全日制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2、符合我校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要求,初试成绩达到全国一类地区硕士研究生初试分数线;
3、英语水平:CET-6成绩高于425分者优先。
六、招生专业及名额
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学术型(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型(作物)。
七、联系方式
有意加入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请将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地、政治面貌、兴趣爱好、学习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已发表文章、本科成绩、英语四六级成绩、联系方式等)发送至syc2009mail@163.com。
八、励志助学政策
1、我院研究生在读期间,除享受国家和学校的各类津贴外,导师每月提供助研岗位津贴;实验有较大进展及文章发表,有额外奖励;
2、为优秀研究生提供硕博连读的机会;
3、择优推荐研究生出国深造的机会。
欢迎广大考生踊跃调剂攻读苏亚春副研究员的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