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论坛) 招生简章
广西大学创办于 1928 年,1939年被确立为国立广西大学,是广西目前唯一一所国家“ 211 工程”项目建设学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授权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国家学位制度规定:硕士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与硕士科学学位是属于同一层次,但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的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学位的名称表示为“XX(职业领域)硕士(学士、博士)专业学位”。2010年,广西大学在工程硕士17个领域、农业推广硕士12个领域、公共管理硕士(MPA)、兽医硕士等4个专业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详见招生类别)。广西大学将为广西各行业相关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优良的研究生教育服务,满足广西新发展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2010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0〕37号)文件精神,我校2010年招生工作将于7月1日至7月20日进行。
一、学位类别与招生要求
(一)工程硕士
1、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6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2、招生领域
我校在17个领域招收工程硕士,详见附件。
3、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
(1)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2)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该考试于10月份进行,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年有效。考生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报考。各培养单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第二阶段,达到培养单位相应专业学位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到所报考的院校申请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相应工程领域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我校将于12月组织第二阶段考试。
(二)公共管理硕士(MPA)
1、报考条件
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
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
2、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论坛))、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在12月复试中进行;其余3门全国联考,于10月份进行。
(三)农业推广硕士(MAE)
1、报考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1)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录取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的人数,不应超过本单位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2、招生领域
我校在农业推广12个领域招生,详见招生目录。
3、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农业专业考试与相关测试。
GCT考试实行全国联考,于10月份进行。农业专业考试与相关测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安排在12月复试中进行。
4、其他事宜
考生只可选择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推广领域报考。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年有效。各招生单位不得跨专业学位类型、跨推广领域、跨单位调剂录取考生。
(四)兽医硕士(VMM)
1、报考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动物医疗、动物检疫、动物保护、畜牧生产、兽医执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1)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录取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的人数,不应超过本单位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2、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兽医专业考试与相关测试。
GCT考试实行全国联考,于十月份进行。兽医专业考试与相关测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安排在复试中进行。
3、其他事宜
考生只可选择一个招生单位报考。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年有效。各单位不得跨专业学位类型、跨单位调剂录取考生。
二、报名方法
1、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1日——15日。网址为:http://www.gxedu.gov.cn-学位学力
考生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考生自审报考资格,如提供虚假信息,未能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系统将自动生成《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现场确认时间为7月17——19日。考生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到网报时选择的现场报名点验证、缴纳报名考试费、照相(请勿穿着白色上衣)、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必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二代身份证、护照)和网报后自动生成的资格审查表交给现场确认点工作人员审验,照相后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既可在招生单位所在地指定地点报名、考试,也可在考生工作地指定地点报名、考试。
2、资格审查
考生须将现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于复试期间交给报考学院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三、考试
1.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考试时间为10月30日、31日。
2. 第二阶段:参加学校自命题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复试于12月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持有2009年GCT有效成绩的工程硕士考生请在2010年11月30日前向相关学院提出报名申请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
四、录取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我校自行划定。我校根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五、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一)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
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在校本部集中学习的时间累积不得少于6个月。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攻读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二)公共管理硕士(MPA)
学习年限2至4年。在校学习的最长时间不超过五年,在校本部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
六、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学业要求的必修环节,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通过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经广西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硕士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七、联系方式
广西大学研究生处,咨询电话:0771-3236371。网址:http://www2.gxu.edu.cn/yjsy/
广西大学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
专业
代码 |
招生专业类别 |
专业领域代码 |
专业领域名称 |
学院代码 |
学院名称 |
联系电话 |
招生指标 |
490100 |
公共管理硕士 |
001 |
公共管理学院 |
3227339 |
75 |
480100 |
兽医硕士 |
018 |
动物科技学院 |
3236913 |
自定 |
430100 |
工程
硕士 |
430105 |
材料工程 |
007 |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物理:3299716,3224560,3232666
材料:3270152,13907864064 |
自定 |
430139 |
生物工程 |
008 |
生命科学学院 |
3270361 |
430114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010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3236464 |
430115 |
水利工程 |
010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3236464 |
430102 |
机械工程 |
011 |
机械工程学院 |
3232234,13878176201 |
430107 |
动力工程 |
011 |
机械工程学院 |
3232234,13878176201 |
430128 |
农业工程 |
011 |
机械工程学院 |
3232234,13878176201 |
430108 |
电气工程 |
012 |
电气工程学院 |
3231080 |
430111 |
控制工程 |
012 |
电气工程学院 |
3231080 |
430112 |
计算机技术 |
013 |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
3272496 |
430113 |
软件工程※ |
013 |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
3272496 |
430117 |
化学工程 |
014 |
化学化工学院 |
3232834,3233718, 13607885152、13507711971 |
430130 |
环境工程 |
014 |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学院 |
化工: 3232834,3233718, 13607885152、13507711971
环境:3234560,3030941 |
430119 |
矿业工程 |
015 |
资源与冶金学院 |
3232200,13481047047 |
430122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016 |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
3275164 |
430129 |
林业工程 |
009 |
林学院 |
3271248,13977112687 |
430140 |
项目管理※ |
007 |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
3299716,3224560,3232666 |
100 |
470100 |
农业
推广
硕士 |
470101 |
作物 |
017 |
农学院 |
3270813 |
自定 |
470102 |
园艺 |
017 |
农学院 |
3270813 |
470103 |
农业资源利用 |
017 |
农学院 |
3270813 |
470104 |
植物保护 |
017 |
农学院 |
3270813 |
470105 |
养殖 |
018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3236913 |
470109 |
农业机械化 |
011 |
机械工程学院 |
3232234,13878176201 |
470110 |
农村与区域发展 |
017 |
农学院 |
3270813 |
470111 |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
017 |
农学院 |
3270813 |
470112 |
农业信息化 |
017 |
农学院 |
3270813 |
470107 |
林业 |
009 |
林学院 |
3271248,13977112687 |
470108 |
渔业 |
018 |
动物科技学院 |
3236913 |
470113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016 |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
3275164 |
※为2010年新增专业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