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在职考研 - 正文
2011北方工业大学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来源:2exam.com 2011-7-4 18:04:14 【字体:小 大】

 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学校及研究生教育简介

  北方工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山脚下,位于西五环路和阜石路的交汇处,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北方工业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之一。

  北方工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近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校具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法学、工商管理、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建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14个一级学科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数量经济学、经济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7个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具有工程硕士、法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MBA)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可在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9个工程领域培养全日制和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目前,我校各类研究生在校生数量近2000名,研究生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科研工作成绩显著,承担了一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科技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北京市重大和重点项目,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4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学校在现场总线技术、智能控制及装置的研究开发、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糊控制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多媒体信息隐藏与伪装、高频电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均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研究和应用服务一体化的特色。

  面向未来,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继续秉承“敦品励学,才徳并懋”的校训,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011年招生专业基本情况介绍

  一、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430111)

  控制工程领域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参数检测技术、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实现方法和应用。

  培养方向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网络自动化工程、智能交通控制、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机器人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检测技术及仪表、自动化装置与系统。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42人,其中博士学位21人,高级职称27人。北京市智能交通控制学术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网络自动化学术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1人。

  控制工程领域主要依托现场总线技术及自动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所、网络化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工程研究中心4个研究基地和6个教研室进行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在智能交通、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网络控制、计算机控制、参数检测等方面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12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863项目2项,发表论文500余篇,EI、SCI检索论文近100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完成横向课题50多项。

  机械工程(430102)

  机械工程领域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为依托,将机械工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工业应用相结合。

  培养方向

  数控技术及其应用、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切削加工技术、特种材料深冷处理工艺应用研究、机械零件修复和再制造、 CAD/CAM/CAE、变截面冷弯成型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微机电系统应用研究、复杂机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机电系统动力学及其控制。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28人,其中博士学位20人,高级职称19人,北京生产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一名,中国冷弯型钢协会CAD/CAM技术中心负责人1名,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2人,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分委会委员1人。

  拥有北京市数控教学基地、冷弯成型实验室、机器人技术实验室、微机电子系统实验室、车辆工程实验室。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该领域与英国利兹城市大学、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制造自动化实验室、北京机床研究所精密制造部密切合作,完成国家和北京市基金项目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科研论文7篇,国内一级学报2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次,出版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电气工程(430108)

  电气工程领域以二级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授权点为支撑,围绕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变频控制技术、电动车控制技术、高效高频功率变换控制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培养学生扎实的电气工程领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其成为从事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动车智能控制、大功率电源、电气防爆安全等相关领域的设计、技术开发、技术管理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向

  电气自动化理论及应用、电气传动与技术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动车技术、新能源技术、电气安全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系统。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博士学位17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导师团队于2009年被遴选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拥有电机综合实验平台、风力发电机组变流装置实验平台、大功率能量回馈型变频器试验平台、大功率三电平实验平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模拟试验平台等国内先进的科研装置。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在机械结构设计与制造、仿生机器人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2009年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先后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3项国家863子课题,接受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获得科研和专项建设经费2600万元,发表论文85篇,主编或参编出版的著作或教材7部,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3项。

  二、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技术(430112)

  计算机技术专业是我校最早建设的专业之一,主要培养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目前,我校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实验中心、计算机应用硕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点、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点和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构成。

  培养方向

  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电子商(政)务技术与应用、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博士学位12人。 2002年该专业学位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拥有软件工程研究室、知识工程研究室、数据库技术研究室、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室、多媒体技术研究室、网络技术研究室、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室、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室。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863”和“973”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奥运公关课题1项、其它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课题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电子与通信工程(430109)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学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领域,先后与航空航天工业企业、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汉王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了航空航天、有色金属行业的工业应用特色,承担了多项大型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的横向项目、国家863、国防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本领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方向

  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技术、宽带通信与宽带通信网、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学位14人。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工程背景,参加过大型企业的工程项目和系统开发工作。

  拥有7个研究室,价值3千余万元仪器设备用于研究生培养,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有色金属和冶金行业完成了30余项工程项目,目前与企业横向合作的科研、技术开发项目1500余万元。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发明专利9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EI、SCI、ISTP收录43篇。

  集成电路工程(430110)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针对电路与系统在单片集成化的过程中,以不同层次(包括系统级、电路级、器件级和芯片级)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面向用户对象的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型研究和相应的开发工作。

  培养方向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基础理论、集成电路与片上系统设计、消费电子类专用集成电路的研究与设计、信号与信息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与制造、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半导体传感器与微纳米器件。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7人,包括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各1名,83%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拥有国内一流的实验条件,包括完整前后端的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测试实验室、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EMI测试实验室、大功率器件仿真实验室等,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拥有Cadence、Synopsys等全套软件,测试实验室配有国内唯一1台Gemini500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测试机台。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在集成电路行业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出版专著20余部,2002年被北京市命名为“北方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有10种功率集成电路版图获版图著作登记证书,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EI、SCI、ISTP收录97篇。

  软件工程(430113)

  软件工程领域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广泛应用于国内电解铝行业生产、监控、数据分析与决策,信息技术相关企业的网络安全,出版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等工程技术领域。

  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嵌入式软件、数据仓库技术、电子政务、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安全技术。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34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20人。

  拥有知识工程研究室、数据库技术研究室、软件工程研究室、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室、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室、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室。具备包括高性能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图形工作站、PC机等可以直接应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硬件设备,同时具备Oracle系统、Sybase系统、Intel并行编译器、IBM的RSA等软件建模与测试系统。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EI、SCI、ISTP收录50多篇。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基于知识发现的模糊专家系统”与中铝公司,分布式信息处理与感知技术团队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设计的软件产品应用到了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由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支撑,密切关注建筑行业发展动态,以服务北京为重点。长期与首钢集团、国家电网、北京城建集团、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等大型企业下属科研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在特大型厂房设计、直接空冷风机桥设计、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动力特性检测与分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培养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结构工程(含桥梁隧道)、岩土与地下工程、测绘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5人。

  拥有建工实验中心(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物理、建筑生态、清洁能源、建筑构造、建筑CAD、工程结构、工程勘测、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建筑设备、岩土工程等11个实验室。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先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26项,经费243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8项,发明专利7项,各类教育教学成果奖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译著56部。

  四、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工程(430138)

  工业设计工程领域以设计艺术学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为依托,通过跨学科合作,涉及各类装备产品设计,数字化加工处理、人机交互优化与智能化等诸多工程设计领域。在人才培养中,强调设计艺术与工程实践双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和协调配合,尤其是关注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实现技术的掌握。

  培养方向

  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展示设计与构造、环境艺术与装饰设计、产品设计技术与数字加工。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28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6名。

  拥有艺术基础实验室、模型加工与数控成型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表现、人因工程与用户研究实验室、家具与装饰构造实验室等研究开发基地,总投资达1200万余元,为研究生提供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学、实验和产品研究开发平台。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先后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日本拓植大学、韩国东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设计机构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与合作,出版教材、专著、科技书籍30余部,其中6部分别获得国家“十一五”、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质量工程项目的评定认可,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完成北京市教委和组织部资助纵向项目5项,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

  五、文法学院

  法律硕士(410100)

  北方工业大学是北京市属院校中第一所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的高校。在培养中,注重与理、工、经、管多学科的结合,培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在司法机关、金融证券、知识产权机构等从事法律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向

  司法法务、政务法务、商务法务。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43人,其中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60%具有高级职称,并聘请了司法实践部门高水平的专家、国内外知名学者30余名兼任研究生导师,参与教学和培养指导工作。

  学校配备了法学研究生专用机房,可供165人阅览网络资源的电子阅览室和丰富的法学图书资料,建设了2个可容纳100人的专用模拟法庭,建立了数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投入专项资金强化法学研究所的研究深度与广度。

  科研与学术成果

  近年来,学位点注重科学研究工作,并与中国法学会、北京市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以及全国法学院(系)建立了学术联系和协作关系。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发表论文、译文200余篇,先后承担了30多项国家、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其中多项获奖。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