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艺考 - 高水平运动员 - 正文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2010-11-19 9:16:00 【字体:小 大】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我校2011年本科招生计划约2800名,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名额不超过总计划的1%。各项目根据运动队需要和考生水平确定录取人数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为满足我校各体育运动队发展需要,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有关规定,我校2011年继续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具体招生办法如下: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11年本科招生计划约2800名,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名额不超过总计划的1%。各项目根据运动队需要和考生水平确定录取人数,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
  
  二、招生项目
  
  男篮、女篮、男排、女足、武术、田径、网球。
  
  其中田径只招收短跑、跨栏、中长跑、跳远、三级跳远、跳高等子项。网球项目按照自主招生政策招生。
  
  未列出的项目我校2011年不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三、报考条件
  
  符合普通高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要求、年龄不超过22周岁且具备以下条件:
  
  1、男篮、女篮、男排、女足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
  
  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2、武术、田径
  
  要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或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
  
  获得过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或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前三名的考生优先考虑。
  
  3、网球
  
  要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或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在省级(含)以上网球比赛中获得过个人前六名(含双打)。
  
  四、报名及初选
  
  1、网上报名
  
  2011年我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未进行网上报名者报考无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按系统提示完成报名,并下载打印《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由所在单位出具意见和相关证明后加盖公章。
  
  报名时间为2010年11月19日至12月5日。
  
  2、邮寄材料
  
  考生应于2010年12月9日前(以收件邮戳为准),将《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运动员等级证书、获奖名次证书、比赛秩序册及身份证复印件以特快专递形式(特快专递内容一栏需注明“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字样)寄至我校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无论考生最终是否被我校录取,申请材料概不退还。
  
  3、初选
  
  招生就业处将会同我校体育部,根据学校运动队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申请者的条件,对申请者进行初选,并确定测试入围名单。
  
  考生请于2010年12月15日后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网上报名系统查询初选结果,并在网上缴纳测试费(12月22日截止缴费),未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五、专业测试
  
  1、测试内容
  
  男女篮球:运球8字上篮、一分钟自抢自投、全场二打一、三打二、三打三、五打五;
  
  男子排球:摸高、六米移动、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教学比赛;
  
  女子足球:三十米跑、曲线运球射门、教学比赛、守门员(扑接球);
  
  武术:基本功、自选拳术、自选器械、传统拳术与传统器械、身体素质;
  
  田径按考生所填写项目测试;
  
  网球:正、反手底线、发球、教学比赛。
  
  测试内容如有临时调整,请以现场测试要求为准。
  
  2、测试程序
  
  招生就业处会同学校纪委、体育部,对测试入围运动员进行专业测试。测试时间为2010年12月25日、26日(具体测试程序请于12月20日后登录招生网查询)。考生来校参加测试时,须提供二代身份证、运动员等级证书和获奖名次证书的原件(无二代身份证和等级证书原件者取消测试资格)。学校纪委负责核定考生等级证书、获奖名次证书,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考试资格或成绩,并追究相关人员及单位的责任。
  
  3、资格确认
  
  测试后,我校根据各运动队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考生的体育专项成绩和学习情况,选择其中运动水平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生,由招生就业处与考生签订预录协议。
  
  六、录取办法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