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星期天,南师大宁海路校区非常宁静。音乐楼紧锁的大门前,一位家长已站了将近2个小时。为了晚上能给女儿租一架钢琴练习声乐,她甘心这么等下去。令她犯愁的是,来南京才3天,她已经花了超过4000元,不知道身上带的钱够不够支持到女儿统考结束。
这么多年心一直不定
在她等待的同时,她的女儿正在考场上拼搏。昨天下午正在进行的是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统考的笔试,考场设在南师大的紫金校区和仙林校区。
下午1点多,女儿的班主任就让大家集中,一起坐上大巴往仙林赶。对于她和女儿来说,“她们的高考”就这么开始了。
在等候的这2个小时里,她盘点起女儿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小学时成绩还可以———初中不知怎么成绩就开始下滑———女儿说自己不想读高中了———在她的坚持下花钱读了一所高中———成绩跟不上无奈之下决定学声乐———高二分班进了艺术班———现在进入高考考场。
想到这里,她眉头微蹙:“这么多年心一直不定,一定要等女儿考上了,我才能放心。”
她说自己是小地方的———扬州宝应,家里开有一间小店。“前几年觉得家里还挺富的,自从女儿上了高中,花费一天比一天多。这不,才来南京3天,已经花了超过4000块钱”,见有人愿意听她说,她忍不住抱怨起来:“钱全给学校、老师赚去了!”
这时候不能想着省钱
见记者惊讶,她当场列出了“账单”:
这次来南京参加考试,老师收了每个学生2200元,说是要统一给学生办理食宿。可是一个学生在南京呆5天,需要这么多钱吗?她有些想不通。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家长陪同,女儿考试也确实是大事,得有她在旁边“伺候着”,于是这几天店里只好停业。停业损失姑且不计,单说这几天的住宿费,每晚要150元,5天就是750元。住宿的地点不过是南师大的宿舍,条件很一般,就是“地理条件”优越,人家收这个价也不好还价,“能租到就不错了”。
第二天女儿要参加面试,晚上要给女儿考前辅导一下。为此,得专门把女儿的声乐老师从扬州请到南京,给女儿做钢琴伴奏和指导。老师跑一趟得付800元,再加上报销老师的路费、请老师吃饭、负责老师的食宿、给老师送点礼物请她尽心一下……总之没有1000块肯定是不够的。
还有租钢琴的钱,是按小时计费的,现在还不知道要付多少。她越想越心疼,可还是咬咬牙说:“我们已经走上这条路,别无选择了,这个时候不能想着省钱。”
再有个孩子绝不艺考
“如果再有一个小孩,绝对不会再走这条路!”她摇着头说,语气里大有悔意:“不单是钱的问题,家长要付出多少精力,孩子吃多少苦,没有经历过的无法体会!”
单说这几年学声乐,她好不容易才托关系找到扬州大学的老师给女儿指导。每周上一次声乐课,她总要在周末一大早起床,和女儿乘上长途车,坐1个多小时到达扬州,再赶到老师家。一节课45分钟的收费是200元,“已经不算贵了,就怕老师不高兴,成天想着法子给老师送东西”。
前段时间,老师说女儿每周上一次课太少了。老师的话敢不听吗?只好加课,从每周跑一趟变成跑两趟,学费也随之增加一倍。
临近考试,为了请教一个问题,她和女儿要在扬州大学一直等到老师下课。有时候老师下课都晚上10点了,她们只有边打瞌睡边等。
这么辛苦为啥还要不屈不挠地一路走过来呢?说到这个,她的眉头更紧了:“女儿文化成绩不好,不学艺术怎么办呢?”女儿初中毕业时不想读高中,可她总觉得,母亲有义务将女儿培养得“层次高一点”,起码也得读个大专吧。
“她以后要结婚,如果找个一般的,做父母的还是要心烦,读个好学校才能找个好对象呀!自己有实力才不会矮人一头……”她滔滔不绝地说,似乎此刻又为自己的选择找到了充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