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践性教学方法
实践性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等实际训练为主要形式 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学以致用。实践性教学 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法。
1. 练习法
(1) 练习法的含义和类型
练习法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和指导,通过课堂及课外作业,有意识地反复完 成某一活动,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的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 按练习的任务分,有说话练习、解题练习、绘画制图练习、作文和创作练习、文体 技能技巧的练习等;按练习的形式分,有口头和书面练习、问答和操作练习、课内 和课外练习等;按练习的方法分,有重复练习、变换练习、循环练习、综合练习等; 按练习的特点分,有模仿性练习、训练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等。
(2) 科学应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要求,有周到的计划与适切的步骤,有恰当的分 量与适当的难度,有科学的时距与有效的方法,有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有及 时的检查与认真的总结。
2. 实验法
(1)实验法的含义和类型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预定的要求,利用指定的设备,采用特定方 法而进行独立操作,并在观察研究中获取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的 类型主要有三种:学习理论之前进行的感知性实验;学习理论之后进行的验证性实
验;巩固已学知识时进行的复习性实验。 (2)科学应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实验前,教师要认真准备并全面检查有关的仪器、材料和用具等,向学生讲明 实验的目的、要求及其所依据的科学原理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划分好实验 小组,必要时需进行示范实验。
实验中,教师应注意巡回检查,具体指导,确保实验程序科学、操作规范、结 论正确。对差生要进行个别帮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实验后,教师应指定学生报告实验的进程和结果,然后由教师作出概括和小结, 指导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3.实习法
(1) 实习法的含义和类型
实习法,又称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所 从事实际工作,在实践中综合运甩理论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法 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按场所分,有课堂教学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 园地实习等;按学科分,有数学课的测量实习、理化课的技术实习、生物课的植物 栽培和动物饲养实习、地理课的地形和地貌测绘实习等。
(2) 科学应用实习法的基本要求
实习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有关的理论知识、实习任务与操作规程,落实实习 场所,备妥实习用具,分好实习小组。教学实习要做好试讲工作。
实习中,教师要加强具体指导,做好操作示范,把握实习进程,检查实习效果, 及时查缺补漏。
实习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总结,评定实习成绩,开好总结大会,并为 每个学生写出公正、客观的评语。 (四)研究性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是以学生间的集体讨论或自我发现等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 具有探讨、商榷、深化的特点。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讨论法和发现法。 1.讨论法
(1) 讨论法的含义及类型
讨论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 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课堂讨论有三种基本类型:用于 扩大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综合性课堂讨论;就某门学科中的个别主要问题 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专题性课堂讨论;就某一课题进行深人探讨而组织的研究性课 堂讨论。
(2) 科学应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讨论前,教师要列出讨论题目,提出讨论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写好 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围绕主 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始终紧扣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疑点,要以谦虚好学的 态度,倾听别人发言并认真作好记录。
讨论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科学的 结论并进行必要的说明。
2.发现法
发现法的含义及基本过程
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宜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景和教材内容,引导 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 创造能力的方法。应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帮助学生 把问题分解为若干需要回答的疑点;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 案;引导学生对假设和答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检验、补充、修改,并解决问题。
科学应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使其产生“发现”的愿望;明确“发现”的目 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提供探索的条件,做出解决疑问的各种可能的假设、推测或 答案;拓展学生思路,分析有关资料,开展自由讨论,引出应有结论;引导学生展 开争论,检验假设,审查结论,或对假设及答案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补充与修改; 对争论做出科学总结,使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