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教师资格考试 - 复习指导 - 教育学辅导 - 正文

2010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点指导: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走向

来源:fjzsksw.com 2010-10-11 11:08:42

 

 

热点链接:

2010年全国特岗教师热点招聘

点击查看近期全国各地教师招聘

各学科说课稿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走向

  新课程必然呼唤新教学,与新课程相对应的新教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走向:

  一、由“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由“教材”到“课程资源”)

  狭义教学以书本为教学对象,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 坚信知识教学(双基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狭义教学重视发展智育的功能, 但终究把这种功能视为是对知识的从属、附属或自然延伸。客观地说,知识教学绝 不是一无是处的,问题在于它混淆了书本知识获得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书本 知识的获得并不一定能带来学生素质的发展。事实也是如此,在以知识为本位的教 学中,学生往往能学到大量而系统的书本知识,但却并未因此形成或发展某种身心 素质。①

  狭义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教学对象,把毫无遗漏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教学的根本 和唯一的目的。小学6年的语文就是学懂12本书,数学就是会算12本书的习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 参考书,教材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书 被窄化为教要考的书,最后陷入“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

  ①参见:陈佑清:广义教学论[J].学科教育,2002(3).

  读书、读书死”的怪圈。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我们的学生擅长于从书本中学习,擅 长于解书本的习题,而不擅长于从生活中学习,不擅长于解决实际问题。

  广义教学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教材无疑是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 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提 出的一个新概念,从“教材”到“课程资源”体现了教学范式的根本转变。在新课 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 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了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 纽带。①

  对学生来说,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以后,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了,他 们学习的内容不仅来自教材,也来自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各种媒体及日常生活, 即凡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经验、感受等的载体与渠道都可以是学习的资源。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也不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变成了不光是使用教 材,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师要积极捕捉、发现、利用学生的经 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生长点;注重开发和利 用乡土资源,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广泛利用校内外场馆资源,如学校图书馆、各种专用教室、运动场馆等,校外的科 技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有开发的价值;充分运用网络来开发课程资 源是时代的重要特征,要鼓励学生合理选择与有效利用网络,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 习经验多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其自身也是实施课程的 首要的、基本的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幵发与利 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等都是宝贵的课 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关注如何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等融入教学过 程,发挥自身的优势,使自身的能力、需要、经验和学习方式诸方面进入教学过程, 成为课程内容。

  总之,广义教学是一种面向生活的教学,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 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它高度体现学生日常生活的意义,注意联系学生已有 的经验世界、学生熟悉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中的未来世界,整合、拓展、深化学生对 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活水。

  二、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独白式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教师是知 识的占有者,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 给学生。这种教学只是一种知识的复制或再现,本质上是灌输性的、机械性的,而 不是生产性的、创建性的。

  ①参见:孙启民.教材更是“引子”[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

  对话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的交往、互动。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 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对话主要包括:①“人与文本的对话”, 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一种意义阐释性对话,它是对文 本的理解与阐释,是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前提之一。②“师生对话”,包括学生与教师 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是一种实践性对话,是在人与文本对话和个体经验 基础上进行的合作性、建设性意义生成过程。③“自我对话”,一种反思性对话,是 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的反思。(3)从实践角度讲,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 真正的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 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 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当然,教学中的对话无论是作为一条 “原则”,还是作为一种方法,它的使用都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的目的,不能为对话 而对话,对话的滥用必然导致形式主义。

  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是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对话式教学因此 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 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因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 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不仅意味着教学观的根本转向,也意味着课程观的 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 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