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题
33.× [解析]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34.√ [解析]见韩愈的《师说》。
35.× [解析]应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6.√ [解析]略
37.√ [解析]略
38.× [解析]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才会有集中思维。
39.× [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40.× [解析]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这是一种负强化。
五、名词解释
41.课程:课业及其进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或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科目(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42.道尔顿制: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按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之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该教学组织形式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生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它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作用,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推行时往往形成了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43.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4.同化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当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时,大脑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与转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构成自身新的知识系统,这就是所谓的“同化于己”
六、简答题
45.[答案要点]
提高使用正确识记方法的能力;明确记忆目的,增强记忆的效率;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提高对记忆内容的兴趣;让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活动;养成自我检查,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46.[答案要点]
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47.[答案要点]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的。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其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48.[答案要点]
第一,女孩的言语能力比男孩更强。
第二,l0岁以后,男孩比女孩数学能力更强。
第三,l0岁以后,男孩逐渐显示出更高的“空间~视觉,,能力。
第四,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更强
49.[答案要点]来源:考试大
第一,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第二,以“课时”为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第三,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