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通过自身行为进行榜样示范,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2. C [解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3. B [解析]杜威提出新的三中心说: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
4. A [解析]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5. C [解析]《理想国》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代表作。苏格拉底本人并无作品传世。
6. C [解析]我国旧《义务教育法》为1986年颁布实施的,时隔20年之后,新的《义务教育法》出台了。
7. A [解析]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成分: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结构,由生物本能与欲望组成,遵循“快乐原则”。
8. A [解析]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9. C [解析]雏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在最近发展区以上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在最近发展区以下则为重复施教。
10. B[解析]杜威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
11. D [解析]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2. D [解析]双向交往是指交往双方既发送信息,又接收信息,在交往过程中可以随时掌握反馈的沟通形式。
13. D[解析]1877年卡普捷列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比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早2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但本题问的是西方第一本,l903年出版的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14. C [解析]“教”使“生而同声”的人“长而异俗”,这里的“教”即为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
15. B [解析]这句话显然是在夸大遗传的作用,忽视后天的教育,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16. A [解析]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