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词解释
31.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32.情绪是由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的反应或经验,情绪中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含生理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33.顺化是人在适应外部环境过程中改变自身认知结构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这就是所谓的“顺化于物”。顺化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体通过与环境作用,主动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由此实现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34.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35.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期望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身心发展等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五、简答题
36.[答案要点]
目的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7.[答案要点]
创造性思维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的人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的人可能具有高创造性,也可能具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也就是说,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38.[答案要点]
这一阶段儿童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知觉集中倾向。这是指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只凭感觉认识事物,注意往往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全面地观察问题,顾此失彼,容易出现问题。
(2)不可逆性。这是指这个时期的儿童思考问题时不能既从正面想,又从反面去想,既从原因看结果,又从结果分析原因,进行顺向与逆向兼顾的思维。
(3)自我中心主义。这是指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