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 谈洁 双生 实习生 施小宇)
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广使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普通话“机考”怎么考?昨天,南京进行了第一场普通话“机考”。
昨天,记者在设在市委党校的考点看到,为防相互影响,可容纳50人的考场教室里只有5名考生同时考试。考生进入考场后,首先要带上一个附有麦克风的耳机,再根据提示,在电脑上输入准考证号,此时,计算机测试系统软件会自动进入测试界面。测试前,电脑还会提示考生念出自己姓名和准考证号,以便系统自动调节录音音量。
随后,测试系统自动进入第一项“单音节字”,屏幕上显示出100个字,要求考生逐一读出,屏幕下方有限时3分钟的计时显示。考生念完后,可选择直接进入下一项测试。但时间一到,无论是否念完,都会自动跳转到下一项。
据悉,测试中,考生语音会被全程录音,“单音节字”、“多音节词语”和“朗读”前3项测试均在考后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评分;第4项“说话”部分则由省普通话测试中心统一调配测试员,通过网络进行在线评分。
在场监考的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雍忠林说,如果测试时,考生向考官询问或说了其他题外话,语音也会被计算机自动录入,并当作答题自动扣分,因此考生有疑问需举手示意。如考生发现自己读错了字词顺序或跳行漏读字词,可向考官申请当场重考,但全部4项考试结束后再提出则不能当场重考。
考生表示,比起以往一个考生面对3名考官“自言自语”的考试,对计算机说话,心理压力小,说话时比较放松。
据了解,本月7日起,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将在每周设置3天时间,接受社会考生现场报名进行普通话“机考”测试,每名考生都可在一间封闭式的单独考室内参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