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2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2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3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3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转
3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3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3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3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3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3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3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40.听觉中枢位于 (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4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 )
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4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4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
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 )
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4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4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4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4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4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
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式
5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C
6.C 7.B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18.B 19.A 20.C
21.B 22.A 23.D 24.B 25.D
26.C 27.D 28.A 29.C 30.C
31.D 32.C 33.D 34.C 35.A
36.D 37.B 38.C 39.B 40.C
41.D 42.C 43.C 44.B 45.B
46.A 47.D 48.C 49.C 50.B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