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 先进的教学设备
D. 备课
85. 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8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88.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89.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9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9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布鲁纳
9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93.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 )
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成熟、环境
D.遗传素质
9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
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96.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 )
A.制定课程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9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9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9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0.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参考答案:
51.A 52.D 53.C 54.B 55.A
56.B 57.C 58.A 59.B 60.D
61.C 62.A 63.B 64.C 65.B
66.D 67.B 68.B 69.C 70.A
71.D 72.D 73.B 74.D 75.A
76.D 77.D 78.B 79.C 80.C
81.C 82.B 83.D 84.C 85.B
86.C 87.A 88.B 89.B 90.A
91.D 92.B 93.C 94.D 95.B
96.D 97.A 98.A 99.A 100.B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