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 古诗词鉴赏(6分)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2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分)
2. 古诗文默写(4分)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六、现代文阅读(12分)
用心脏生活
我一直反对用成熟或幼稚之类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因为这是一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并不能涵盖一种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我20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因为过于率真浪漫而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所以便用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来抵挡别人对自己许多可笑举止的嘲笑。因为那么伟大的柯罗,对社会常识依旧知之甚少,以致父母从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出门,他五十多岁了外出还必须向母亲请假。
柯罗的幼稚也许是因为他沉醉于对美的探索而忽略了对生活技能的演练。可以相信的是,他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辉煌。
还有另一种人的不成熟,是因为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准则。他们是时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说,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公共绿地上的栅栏,孤独的身影骄傲地掠过人群的尖叫和愤怒。
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商人想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便宜多少?老者却答: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我乏味而死。
我真是爱极了这个老人,他用近乎天籁的声音,对自以为是的商业法则说了一声不。能列出的前辈还有许多。他们飞行在芸芸众生的头顶,相似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成为我的精神教父,鼓励我在森林之外长成一棵独特的树--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到了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
有一种人,他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得与失,甚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人生指南里只有美与丑、泪水或者麻木之类的路标。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但胸腔里永远装满了感动与幸福。
他们和人群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们习惯用大脑指导人生,而他们,更喜欢用心脏生活。
1.通读全文,用文中的话回答怎样才能做到更接近诗意的生存。(2分)
2.文章第三、四段中的成熟和不成熟具体指什么? (4分)
(1)成熟:
(2)不成熟:
3.文中卖手编草帽的老者那番话想说明什么问题?(2分)
4.请写出最后一段中用大脑指导人生的具体内容。(2分)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 同对待柯罗只知道绘画的幼稚一样,作者对还有一种人的不成熟也是持赞赏态度的
B. 从20岁经常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到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这表明我的率真与浪漫依然未改
C. 以热情对待人生的许多前辈给我的鼓励,使我成就了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的独特性格
D. 不计得失、不管对错,只要努力追求并获得成功,就会得到人生的感动和幸福
E. 作者以哲人的思索、哲理性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生活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七、论述题(12分)
试论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
八、写作题(30分)
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
(4)不少于800字。
中学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