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广东中考 - 广州中考 - 正文

广州市招办主任2012广州中考填志愿要有梯度

来源:2exam.com 2012-5-27 11:23:30
大洋网讯(记者 朱文婷 见习记者 庞嘉慧)今日上午九点钟,2012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现场咨询会在广交会琶洲展馆拉开帷幕。本次现场咨询会共有180所学校和助学机构参加,包括普通高中学校68所,中等职业类学校78所,以及各类培训机构、留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4所,分布在370多个展位,全天共有5万多名考生和家长前来咨询。

    对于今年区属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以及各学校招收外区考生及择校生的比例有所调整等政策变化,考生和家长十分关注,对今年报考不确定性增大表示担心,纷纷向各所学校和市招考办求助,准备“见招拆招”。

不少学校告诉考生只有在第一志愿报考才能被录取。  朱文婷

广州市招办主任2012广州中考填志愿要有梯度

家长对招考政策的变化比较紧张。  庞嘉慧

职中摊位遇冷,各出奇招吸引考生和家长。  朱文婷

    担忧

    招生比例下降有影响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今年中考新政最大变化莫过于招考范围,28所区(县级市)属示范性高中首次面向全市招生。但同时,区属示范性高中招收外区学生的比例,由原来的25%下调至15%,其余招生计划则要安排面向本区在提前批或第一批招生。此政策改变对有意报考外区示范性高中的考生造成一定影响,不少家长表示报考要更加谨慎思考清楚。作为老三区考生的小梁,考虑到竞争激烈的问题,打算报考番禺区的学校,还是担心最终会受到招生比例的限制。

    志愿数增加无济于事

    今年中考招生录取的一大变化,便是全市的提前批志愿数统一为六个(3公费3择校),比去年增加了两个。理论上说,可填的志愿数多了,考生选择“心水”学校的机会也多了,但有家长就表示不认同。

    谢先生的儿子是越秀区的考生,根据其成绩水平,想报考执信中学等几家级别相近的示范性高中,正为报考志愿犯难:“我们比较担心的是他一旦提前批落榜了,跌到没有他心仪的学校的第一批。”先生表示,很多家长都觉得提前批新增两个志愿数没有什么用,因为大部分学校在第一志愿招满了,即使填了所有心仪学校的志愿,也很难在非第一志愿录取到。

    拆招

    学校:本区学校仍是首选

    记者从多所学校的咨询负责人处了解到,家长对区属示范性高中招收外区学生的比例下降比较紧张,但校方表示招收外区学生比例的压缩其实并没有家长想象中的影响大。

    真光中学的蓝主任就表示,按照往年的经验,除了少部分尖子生目标比较高之外,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以所属区的学校为首选的。“起码荔湾区是如此的”,蓝主任如是说。因此,把政策变化放平常,根据自己的成绩调整志愿报考是关键。市招办亦建议,考生可结合自身成绩,适当报考外区高中,以拉开各志愿间的梯度。

    市招办主任:填报有梯度很重要

    针对家长认为志愿数增加无济于事的看法,市招办主任林洽生表示新增的提前批志愿,对考生而言选择机会的确是增加了,但填志愿的时候要注意梯度,才可发挥这些志愿的作用。  

    林主任认为,今年提前批新增了两个志愿,这代表有更加多的选择空间给学生,至于应该如何填这六个志愿,林主任强调必须注意差距和梯度:“填志愿的时候可以填几个层次的学校,如果这个学生能报执信,只要他在提前批的学校里拉开志愿的差距,把六个志愿都填满,我相信没有问题的。如果第一志愿填执信,第二志愿填华附,第三志愿省实,又填六中又填二中这肯定不行的,要有差距才行。”

    同时,林主任也奉劝考生和家长要将心态放平,期望值不要太高:“如果愿意报执信的学生,正常的话成绩肯定是不错的,只要在填志愿的时候有梯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不会下跌到第一志愿,但是期望值也不要太高,老是盯着前面的六所学校,这也是不行的。”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