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中日之间这种“情感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
你对消除两国间的“隔膜”,拉近两国间的“距离”有何好建议?(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民间交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等多个角度回答
14.(9分)时间冲刷出历史的真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声的宣示】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摘自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摘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属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的再现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很容易得出第一问的变化是有“臣民”到“国民’.第二小问问变化的原因,学生只要抓住时间1912年得时间很容易得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庄严的宣告】
材料三“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
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l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2分)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如何理解,关键抓住站起来了这几个字,站起来就是不用受压迫的意思,因此可知答案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不变的信念】
(3)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3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学生只要抓住建国以来的时间即可,答出具体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就是完整的答案,有很多例子可以举,如土地改革,三大改造,54宪法的颁布,改革开放等等都可以
15.(9分)时间碑刻成历史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上古农业文明】
材料一 如右图
(1)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据图,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
(2分)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读图和解图能力,根据图表,要求从地理角度回答问题,从图片上很容易知道答案,一是基本处于同一纬度20到40度之间,气候适宜,二是都靠近大江大海。
【近代大国崛起】
材料二 “l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1858年,印度成为帝国王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摘自《大国崛起?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