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其寓意是什么?(2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分)
(二)(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因( )以为号焉
(2)期( )在必醉
(3)环堵萧然( )
(4)不汲汲( )于富贵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8.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三)(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题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④,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⑤妻子。”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⑥,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郭子仪初、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
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见诛:被诛杀。⑤贷:宽恕。⑥节度使:古代官名,总揽数州军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虽然)同席不交谈 B.乃(于是)跪请曰
C.但(只)乞贷妻子 D.因涕(眼泪)泣勉以忠义
20.下列句中加点的“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乡为(为了)生死而不受 B.山恋为(由于)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C.后子仪代思顺为(担任)将 D.项为(因为)之强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仆岂敢怀私忿哉!
22.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简要说一说。(2分)
四、写作(共52分,含书写4分)
23.按要求写作文。(52分)
在金黄色的沙滩上,有一片绿洲。那里飘荡着沁人心脾的香,流淌着甘甜的水,回响着清亮的鸟鸣。它为跋涉者洗去疲劳,为饥渴者奉上食物和水,为远行者提供休憩的住处,为迷途者指引方向……其实,我们的现实生活里何尝没有这样的绿洲?我们的心中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绿洲?它是生命养料的供给处,是成长旅途的精神驿站。只要人人心中都拥有一片蓊郁的绿洲,世界将泉水淙淙,鸟语花香,洒满春天的阳光。
请你以“我心中的绿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
(2)文体自选。
(3)文章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擞 诠 坦(3分)
2.B A C(2分,对一个给1分)
3.(6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浮云游子意(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 A(2分)
5. (1)《鲁滨孙漂流记》(2)宋江浔阳楼上题反诗(3)贝多芬(3分,每空1分)
6.(1)示例:语文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2分,句式相同,内容相符)
(2)鲁迅:要博览群书,读各种各样的好书。
柯勒律治:读书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分,意思对即可)
(3)示例:语文很广阔,亦很丰富;语文很生动,亦很美丽;猜字谜,背成语,对对
子,诵诗书,学习语文不亦乐乎。我愿与语文同行。(2分,能围绕话题连贯展开,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4分)
7.城市里没有炊烟,即使有,城市的人们总是匆匆忙忙,无暇留意炊烟,而炊烟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3分)
8.过渡作用。从上文对城市人忽略炊烟的论述过渡到下文对乡村炊烟的深情回忆中。(4分)
9.炊烟是远行游子心中的家园。(3分)
10.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回答即可。(4分)示例:这两句话用拟人兼排比的手法,写了炊烟的无所不在及其多姿的形态。不管你从哪个方向眺望,乡间的炊烟都使你感到亲切、温暖。作者选用几个具象化的地点“房屋的脊梁上”、“树梢的鸟巢旁”、“胡同的拐角里”,使得炊烟的所在有了具体的依托之境;又用“盘旋”、“飘荡”、“踱步”写出其袅袅变化之状,读来亲切、形象,充满诗意。
(二)(12分)
11.一是书籍是人类保存、传承智慧的重要手段;二是读书能使人类永远不停地向前。(4分)
12.作者说答案明确。就像白天的天空和太阳一样,意味着无可争辩。语言中透出一种坚定、恳切,充满真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2分)
13.(3分,围绕观点,言之有理,连贯得体即可给分)示例:在当今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人们更需要读书,否则,知识匮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就会面临生存的危机,就会被淘汰。
14.(3分)提示:可列举谈读书作用的名言作道理论据,也可举一些历史名人有关读书的示例等。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4分)
15.(1)其寓意是指边境局势的紧张;敌我交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战事紧迫。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些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些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二)(8分)
16.(1)因:于是,就 (2) 期:期望 (3) 萧然:空寂 (4)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4分,每空1分)
17.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2分)
18.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隐士形象。(2分)
(三)(8分)
19.A(2分)
20.B(2分)
21.我怎能怀有私心泻忿呢?(我又怎能心怀私怨呢!)(2分)
22.围绕学习郭子仪公而忘私、尽弃前嫌的品质谈即可(2分)
(译文:郭子仪初与李光弼同为安思顺牙将的时候,二人很不和睦,即使坐在一起也不交谈。后来郭子仪代替安思顺做了大将,李光弼怕被郭子仪杀掉,就跪下向郭子仪请求说:“我甘愿一死,只希望您饶恕我的妻儿。”郭子仪快步走下堂来,拉住李光弼的手说:“现在国家动乱,主上受辱,不是您不能使国家安定,我怎能怀有私心泻忿呢?”于是流着泪勉
励李光弼为国尽忠,随后推荐他为节度使。郭子仪就同李光弼共同破贼,没有一丝一毫的猜疑。)
四、写作(共52分,含书写分4分)
23.审题参考:本题以比喻的形式设题,写作的关键是对“绿洲”的准确把握和定位。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在于对题干材料的研读与分析思考。本题中,命题老师在正式呈现作文命题前,用一段简要的文字对“绿洲”的本义、作用以及“心中的绿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诠释。这段文字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对考生找到选材构思的切入口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领作用。在选材构思时,可将题目中的“绿洲”具体化、物象化,例如可以某一件事、某一句话、某一个表情或是某一方面的言论、思想、观念等为思维起点,具体详尽地交代清楚其由来及其对自己的影响。当然,在行文过程中具体形象的描摹叙事以及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也是打造文章亮点并增强其感染力的有效手段。
评分标准:与学业考试一致。 2012金华义乌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