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填报志愿有这些学校
据肖鹏老师介绍,普通高中第二次填报志愿,共设八个志愿栏。考生在长春市第九中学等8所学校的统招志愿、自费志愿;长春市第一中学等13所学校自费志愿;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11所学校的国际交流班(分部)自费志愿中任意选报。
具体填报办法是,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从第一志愿到第八志愿任意填报,既可统招志愿在前,也可自费志愿在前,填几个志愿由考生自己决定,录取时将按志愿的顺序录取。
家长考生要理性选择学校
肖鹏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醒考生和家长,二次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理性地选择学校,切忌攀比。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和考生要想好是择校还是择班级,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很多有潜力的孩子由于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在高考之前就可能跟不上学习节奏了。”肖鹏说。
他建议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学校,比如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很用功,而且不是很自信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家长应当着重为他们“选班级”,有一些家长一直相信孩子有潜力,不免“拔高”给孩子选择高中,可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由于在高一的时候就没有建立充足的自信心,使孩子早早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反之,如果有的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习轻松,不服输,喜欢激烈的竞争环境,那么家长就注重给孩子“择校”,把孩子放到那些优秀的学生中去历练成长,往往会得到很好的结果。“家长和考生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而盲目地去追求一些名校,这是最不可取的。”肖鹏最后提醒说。
高中教学又有新趋势优秀高中与大学衔接
优秀高中与高校衔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已经开始萌芽,长春市十一高中在今年的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将设置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班、人文素养实验班,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握手清华”、“衔接北大”。
今年4月,长春市十一高中校长朱杰受邀参加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同时参与了首届全国优秀高中与高校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论坛。
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将在高一新生入学后设置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班,探索性地遴选出资质聪颖、天赋异禀的苗子,集中精干的教学研究力量进行创新素质培养实验,以期为高校输送有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设置人文素养实验班,给更多有志于在人文学科方面有理想、想成功的孩子们机会。
为了保证这些优秀学子适应不同于普通高考模式的严格选拔,学校在小班额的基础上,还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精心安排。“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学校担任国家及省市各学会和学科中心组成员的就有40多人,这足以保证我们的教学质量。”朱杰说。
另外,长春市十一高中在住宿生管理、晚自习管理及就餐等生活细节方面,都聘请现役教官进行半军事化严格管理,有利于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