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招生考试网 >> 中考会考网 >> 全国中考会考 >> 江苏中会考 >> 文章正文
 
2009年江苏泰州市中考地理试卷考试大纲
整理自:泰州市教育局 2008-12-10 15:33:44
地  理  科
Ⅰ.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
体现义务教育性质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引导地理教学朝着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学习的方向发展;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实际和教育测量学的基本要求,编制试题,使试卷有合理的难度;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地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着重对“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教程、基本方法)的考查。作为毕业终结性考试,合理地体现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诊断和甄别功能,成为高中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择优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1.地理试题的考查内容: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重视考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空间规律、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形成过程等;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内容,使试题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重视考查学生的地理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内容。
2.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呈现方式,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合理配置试卷的题型结构。地理试题呈现方式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考查;二是在设计试题情境时,注意体现人文性、生活性、趣味性,引导学生体会地理学习的价值。注意充分发挥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的优势,合理配置不同题型在试卷中的比例。
3.在选择试题素材时,注意反映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尽可能源于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乡土地理。地理试题所提供的文字案例、数据图表等情境应真实。命题注意选择有教育价值的素材,使考试过程有利于学生地理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强化和升华。
4.试题的设问切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实际水平;适当体现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引导学生从试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拓展性的思考。
Ⅱ.考试目标及能力要求
考试目标:注意体现学科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也考查基本技能,同时还考查生活实际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和最新科技信息问题等等;通过考试,逐步提高对校本课程资源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现课标中的三大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要求。
能力要求:考查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能力要求。重视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泰州市中考考试能力要求如下:
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的能力;
2.正确解释和区分基本地理概念及其含义的能力;
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大致特征及其含义的能力;
4.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在图上填上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基本的读图、识图、用图和制作简单地理图表的能力;
5.认识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6.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地比较、分析和评价一些地理现象和身边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7.简单的地理运算能力和地理表述能力。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主要是适应毕业考查的要求,主客观题比例适量,难度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3.题型分数比例:选择题(全为单项选择题)占60%;非选择题(综合题、实践探究题等)占40%。
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与中等难度题比例大致是8:2。
5.各部分知识点比例:
Ⅰ.地理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基础知识部分内容)占25%左右;
Ⅱ.中国地理占30%左右;
Ⅲ.世界地理占30%左右;
ⅳ 乡土地理占15%左右。
Ⅳ.考查的知识范围
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见附表)
附:列入2009年泰州市初中地理会考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
一、基础知识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识记)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识记)、速度(识记)、周期(识记)、意义(理解)
3.北半球二分二至及太阳直射规律(理解)
4.五带的划分及太阳照射规律(理解)
5.判读各种类型的经纬网图(运用)
6.识地球仪图—地球上的经纬网,南北两极、赤道(识记)
7.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理解)
8.地图的基本要素(理解)
9.比例尺的概念及其三种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运用(理解)(运用)
10.地图上的方向判别(理解)(运用)
11.作图—由等高线绘制地形剖面图(运用)
12.理解等深(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理解)
13.识等高线地形图—高程、山顶、山脊、鞍部、陡崖的判断(识记)(理解)(运用)
14.识图—常见图例和注记的识别 (识记)
二、世界地理
15.识世界政区图—重要地区和国家、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识记)
16.板块构造学说(理解)、识图—全球六大板块分布(识记)
17.天气预报的常用名词 、常用符号(识记)(运用)
18.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理解)
19.识图—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图及等温线图的判读(理解)(运用)
20.气温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理解)
21.降水的主要形式及划分等级(识记)(理解)
22.识图—在降水柱状图上判别降水的季节变化(运用)。
23.影响降水量的因素(理解)
24.天气、气候的特点及联系与区别(理解)
2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识记)(理解)
26.运用图文资料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说出其特点(识记)(理解)
27.绘图——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并说出增长特点(理解)(运用)
28.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运用)
29.识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的分布(识记)
30.世界上几大主要人种及其分布(识记) 
31.联合国的几种工作语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识记)
32.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识记)
33.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组织名称(识记)
34.联合国总部(识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识记)
35.世界各大洲之间的陆上界线(识记)
36.亚洲地形特点(理解)、亚洲气候特点(理解)
37.世界自然之“最”(识记):(1)最长的山脉(2)最高峰(3)最高的高原(4)面积最大的高原:5)面积最大的平原(6)流程最长的河流(7)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8)面积最大的咸水湖(9)最深的湖泊(10)陆地最低点(11)最大的沙漠
38.亚洲东部和南部易发生旱涝灾害的原因(理解)
39.日本国:识日本政区图——位置与组成、富士山、四大工业区的分布(京滨工业区、板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识记);海岸线曲折与经济的关系(理解);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理解);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分析(理解)。
40.东南亚:十字路口位置的重要性(识记);重要的物产及其分布地区(识记);识图并说明—马六甲海峡周边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识记);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理解)
41.印度人口现状(识记);纺织原料的生产及纺织工业(识记);软件产业(识记)
42.俄罗斯:识俄罗斯政区图—几个重要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重要地形区和大河(识记);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识记)
43.中东地区:识图—几个重要的石油生产大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五海三洲、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埃及(识记);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理解)
44.欧洲:识图—重要国家、地形特点、三大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重要城市(识记);欧洲重要工业区及重要城市(识记)(理解)、欧洲气候分布及特征(理解)
45.非洲:识图—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撒哈拉沙漠、埃及、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识记)(理解)
46.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分布、特有动物、主要矿产资源、主要农产品(识记)(理解)
47.美国:识图—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华盛顿、纽约、旧金山、休斯敦(识记)、重要工业区(识记)(理解)
48.巴西:识图—亚马孙河、亚马孙平原(识记);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识记)
49.南极洲:位置、特有动物、气候特征(识记)(理解)
三、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
50.我国所在的半球位置(识记)、海陆位置(识记)、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理解)
51.识中国政区图——我国邻国、领海、省级行政单位及省级行政中心(识记)
52.绘图——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理解)(运用)
5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理解)
54.我国民族分布特征(识记)
55.我国地势、地形分布特点(识记)
56.识中国地形图——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大兴安岭、秦岭、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长江、黄河、珠江(识记)
57.我国气候:我国气候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分析、东西干湿差异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理解)(运用)
58.我国河流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主要大河的水文特征(识记)(理解)
59.分析黄河泥沙问题及治理措施(理解)(运用)
60.长江:源头所在地(识记);水能的主要分布(识记);河流运输与水文的关系(理解)
61.用事实说明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识记)(运用);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国策(理解)
6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理解)(运用)
63.识中国铁路干线图——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陇海线、青藏线、宁启线、新长线(识记)
64.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运用)
65.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棉花、油菜的分布(识记)
66.识图——我国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基地的分布(识记)
67.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工业的主要特点、我国高新工业的分布(识记)(理解)
68.识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识记)、简单比较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理解)
69.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比较(气候类型、温度带、干湿区、耕作制度、农作物、河流水文特征、人文特佂)(理解)
70.北京、上海、南京、泰州的主要城市职能(识记)
71.香港和澳门的位置、组成、人口、经济特色分析(识记)
72.识台湾地区位置图——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位置)、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北、高雄(识记);台湾地形、“宝岛”、气候等特征(识记)(理解)
73.新疆的地形分布、能源开发、绿洲农业特色(识记)(理解)
74.黄土高原的范围、水土流失分析(理解);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基本特点(理解)
7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泰州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类型与特点、河流分布、工业与农业分布、人口与城市的发展、环境保护、交通状况)(理解)(运用)
76.运用所提供的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指定区域(我国省级区域、我国省内区域、我国跨省区域)的基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运用)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年王氏优秀特困生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杜玉如师范教育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雷大贞医学教育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名单
    ·2008年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名单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2009年高考保送生高校名单
    ·2009年高考自主招生高校名单
    ·香港澳门高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独立学院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本科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军事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专科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地中高考招生办网站
    ·青海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湖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浙江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云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辽宁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陕西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吉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福建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山东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江苏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广东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河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重庆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天津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上海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
    ·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医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文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农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历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理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经济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管理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工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法学本科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第三批)
    ·军队院校(含武警)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
    ·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
    ·2008年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本科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青海省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宁夏回族自治区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甘肃省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陕西省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云南省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贵州省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四川省独立学院名单
    ·重庆市独立学院
    ·海南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
    ·广东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湖南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湖北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河南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山东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江西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福建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安徽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浙江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江苏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上海市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吉林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辽宁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内蒙古自治区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山西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河北省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天津市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
    ·北京市独立学院名单(截止至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