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闽教基[2007]70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201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继续实行体育统一考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实施对象
全市所有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2、考试项目
考试项目共三项。其中必考类为50米跑,选择类由考生从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实心球/一分钟仰卧起坐中选择不同类别中的两个项目。
3、考试成绩记载及等级设定
(1)三个项目考试,每项满分10分,总分共计30分,考试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
(2)原始分值与等级的折算办法
25.5分(含25.5分)——30分为A级
22.5分(含22.5分)——25.5分以下为B级
18分(含18分)——22.5分以下为C级
18分以下为D级
(3)初中应届毕业生体育科成绩达A级可在中考成绩总分加1分。
(4)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
4、考试时间
(1)各县(市、区)中考体育考试时间应于2011年4月1日至5月30日之间完成。
(2)每个考生必须在半天内完成三个项目的考试。考试项目由各县(市、区)教育局于考试前一个月公布。
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将考试的具体时间,于考试前一个月上报南平市教育局中教科和德育科。
5、评分标准
2011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按南教综[2008]8号文件评分标准执行(女生掷实心球和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评分标准按闽教办体[2008]5号执行)。考试必须当场亮分。
6、免考、缓考规定
(1)对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含身体残疾)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交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残疾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原件和有关应证资料,经学校审核批准,在就读学校校务公开栏公示三天以上(遇周末顺延),接受师生监督,公示无举报后报当地教育局审核批准。各县(市、区)教育局将免考学生的基本情况汇总造册(表样附后),连同身体残疾或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的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残疾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原件和有关应证资料,以及县(市、区)教育局批准件,于考试前一个月报南平市教育局核准,并在南平教育信息网上公布,方可免考并获得B级以上(含B级)等级。凡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并核实即取消成绩,以0分计算。
(2)考生因临时伤、病(含女生例假),不能按时参加体育考试,持学校批准证明,经考场主考批准并报当地教育局备案,可准予缓考。缓考时间一般安排在该考场考试结束后的两周内进行。考生只允许一次缓考,缓考者的考试时间由当地教育局统一安排,如仍无法按时参加缓考,则按缺考计。
(3)考生在临考前或考试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如手脚骨折等,需提供相关资料,经主考同意并报县(市、区)教育局批准,可予以缓考处理,但已考项目成绩无效,以缓考成绩为准。两周内仍无法参考,经核实,可按免考获得B级以上(含B级),并于考试后15天报市教育局备案。
(4)对患有特殊疾病考生无法完成某些考试项目,考生本人须向所在县(市、区)教育局申请,由县(市、区)教育局集中组织前往县级以上医院(含县级)体检,经医院确诊方可免考试项目中相应单项考试,并可获B级以上(含B级)相应分值。
(5)对考生免考获得B级以上(含B级)与缓考的学生的审批权,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自行审核批准。
(6)凡无故缺考项目,均以0分计算,不得补考。
各县(市、区)教育局应于2011年6月5日前(或考后15天),将学生考试成绩汇总,并分别上报市教育局中教科和德育科,可采取用光盘或U盘方式上报;也可采用发邮件的方式上报,npjydyk@163.com,联系电话:8827523、8827535。
7、收费办法
根据省教育厅会同省物价局商定的收费标准。
8、考务工作
(1)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落实考试工作责任制。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管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后勤保障,确保体育考试工作稳妥进行。
(2)为保证体育考试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考务人员进行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3)端正考风,严肃纪律。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坚决排除不正之风的干扰。考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不允许降低考试标准。增加体育考试工作的透明度,在学生体育考试成绩登记表中应设学生本人签字栏,并在考试当场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由学生本人在有关栏目中签字。凡在升学体育考试中出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一律按违反招生考试纪律论处。各县(市、区)均要设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4) 在50米跑步项目测试时,必须用电子秒表,而且每道必须有三块电子秒表进行计时,确保考试公正、准确。
(5) 跳绳项目的测试,应采用自动计次(数)和人工计次(数)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6) 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应在乡、镇范围内组织考试。
9、考点设置与要求
(1) 考点大门口应挂上“××年××市(区、县)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考点”的横幅。
(2) 考场应划好警戒线,实行封闭式考试、挂牌上岗,带队的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以及与考试无关的任何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考场。
(3) 设置考点的学校应于考试前二天准备好场地、器材、桌椅等设备。
(4) 考点应设立医疗点、茶水供应处、自行车停放处和考生集合、休息处。
10、保障措施
(1)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初级中学要加强对学生的年度常规体检,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锻炼,并教育学生在报名时,既不隐瞒病情,也不虚报疾病。在体育考试期间,特别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注意交通安全,同时要加强考场医疗保护措施,消除一切安全隐患,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全市农村地区的体育考试应在乡镇范围内组织,临近县城的乡镇可以到县城的考场参加体育考试。各县(市、区)应组织考试队伍送考下乡,以保证考试质量和标准。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体育考试的管理,应统一使用电子测试仪器,逐步实现考试手段科学化。各地要根据体育考试的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添置器材,改善场地,保障体育考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4)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教育,使学生对体育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严肃考风考纪,监察人员要全过程参与监督,尤其是要重视核对考试对象,考试成绩以及登分等重要环节的监督工作。
(5)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在每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将本地组织考试工作的总结材料分别报市教育局中教科和德育科。
今后,在招生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均按此文操作。
南平市教育局
二○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男生评分标准
等级 |
单项得分 |
50米跑(秒) |
立定跳远(米) |
掷实心球(米) |
仰卧起坐(次/分钟) |
跳绳(次/1分钟) |
优秀 |
100 |
6.8 |
2.50 |
12.4 |
61 |
180 |
98 |
6.9 |
2.49 |
12.1 |
59 |
175 |
96 |
7.0 |
2.47 |
11.5 |
58 |
168 |
94 |
7.1 |
2.46 |
11.0 |
56 |
160 |
92 |
7.2 |
2.43 |
10.3 |
55 |
150 |
90 |
7.3 |
2.41 |
9.6 |
51 |
140 |
良好 |
87 |
7.4 |
2.38 |
9.4 |
50 |
136 |
84 |
7.6 |
2.35 |
9.0 |
49 |
130 |
81 |
7.8 |
2.31 |
8.6 |
47 |
124 |
78 |
8.0 |
2.26 |
8.2 |
44 |
116 |
75 |
8.2 |
2.21 |
7.7 |
42 |
108 |
及格 |
72 |
8.3 |
2.17 |
7.4 |
38 |
103 |
69 |
8.4 |
2.12 |
6.9 |
36 |
94 |
66 |
8.5 |
2.07 |
6.5 |
33 |
86 |
63 |
8.7 |
2.00 |
5.9 |
30 |
75 |
60 |
8.8 |
1.93 |
5.3 |
27 |
64 |
不及格 |
50 |
8.9 |
1.91 |
5.0 |
26 |
60 |
40 |
9.0 |
1.87 |
4.6 |
25 |
53 |
30 |
9.1 |
1.83 |
4.2 |
23 |
46 |
20 |
9.2 |
1.78 |
3.6 |
22 |
37 |
10 |
9.3 |
1.73 |
3.0 |
19 |
28 |
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女生评分标准
等级 |
单项得分 |
50米跑(秒) |
立定跳远(米) |
掷实心球(米) |
仰卧起坐(次/分钟) |
跳绳(次/1分钟) |
优秀 |
100 |
7.9 |
1.99 |
7.8 |
50 |
172 |
98 |
8.0 |
1.98 |
7.7 |
49 |
167 |
96 |
8.1 |
1.96 |
7.6 |
48 |
160 |
94 |
8.2 |
1.95 |
7.5 |
47 |
153 |
92 |
8.3 |
1.93 |
7.4 |
46 |
143 |
90 |
8.4 |
1.91 |
7.2 |
44 |
133 |
良好 |
87 |
8.5 |
1.89 |
7.1 |
43 |
129 |
84 |
8.6 |
1.85 |
7.0 |
42 |
123 |
81 |
8.7 |
1.82 |
6.9 |
40 |
117 |
78 |
8.8 |
1.77 |
6.8 |
38 |
109 |
75 |
8.9 |
1.73 |
6.6 |
36 |
101 |
及格 |
72 |
9.0 |
1.70 |
6.5 |
35 |
96 |
69 |
9.1 |
1.65 |
6.4 |
33 |
88 |
66 |
9.2 |
1.61 |
6.3 |
30 |
80 |
63 |
9.4 |
1.55 |
6.2 |
28 |
69 |
60 |
9.5 |
1.49 |
5.8 |
25 |
58 |
不及格 |
50 |
9.6 |
1.47 |
5.4 |
24 |
54 |
40 |
9.8 |
1.44 |
5.0 |
23 |
48 |
30 |
10.0 |
1.41 |
4.5 |
21 |
42 |
20 |
10.3 |
1.37 |
4.0 |
20 |
33 |
10 |
10.5 |
1.33 |
/ |
18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