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05年4月 B.2006年4月 C.2007年4月 D.2008年4月
11.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见图4),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
景是…………………………………………………………………………( )
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B.当时“浮夸风”盛行
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
D.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12.他“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是…( )
D
13.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适用于( )
A.雅典的男子 B.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C.雅典的妇女 D.外邦人
14.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西方许多国家的重要节日,与这一节日直接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与这首无产阶级革命战歌《国际歌》的创作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6.图9反映美国内战前夕,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
A.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问题
B.奴隶制存废的问题
C.向西部扩张领土的问题
D.资本主义存废的问题
17.读图10,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18.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一战”爆发后反而参加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种情况最能说明“一战”的…………………………………( )
A.原因 B.性质
C.特点 D.影响
19.1942年苏联画家绘制了反映“二战”中三大盟国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漫画(见图11)。画面上的三面国旗代表的国家不包括…………………(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苏联
20.“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诗中概述的国家在1980年的国名简称是……………………………( )
A.俄国 B.苏俄 C.苏联 D. 俄罗斯
二、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中,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
2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错误:
理由: ;
23.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在列宁领导下,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错误:
理由: ;
三、材料解析题
24.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12。
(1)图12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哪一历史功绩?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多少周年?(4分)
材料二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时间和标志。(4分)
材料三 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时 间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世纪 手机、电脑、汽车、住房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四大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罗斯福演说
(1)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这一目标在美国罗斯福新政中能否实现?为什么?(4分)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具体体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即资本输出增加和跨国公司飞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为美国获取了更大的利润,加强了美国在许多国家中的经济地位,但它同时也建立在对第三世界不公正掠夺的基础上。
------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3分)
材料三
------ 摘自人教版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3)读图13,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指出1955-1990年美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状态是什么?(3分)
四、综合题
26.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4分)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3分)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图14)。
(3)评价历史上重大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3分)
27.九年级(5)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 图15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分)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 物资损失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人 4万亿美元
(2)“二战”影响的结论: 。(4分)
【历史启迪】
注:慕尼黑会议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雅尔塔会议协调了消灭法西斯的行动,加快了“二战”的结束。
(3)你从图16或图17所示会议中得到的最主要启迪是什么?(3分)
2012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历史科试题示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B 6.A 7.A 8.C 9.C 10.D
11.B 12.D 13.B 14.B 15.C 16.B 17.D 18.B 19.A 20.C
二、辨析题
21.错误:百团大战中,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或: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2分)
理由: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始于解放战争。(2分)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八路军、新四军。参加百团大战的是八路军。(2分)
22.错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或: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2分)
理由: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建立的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度 ;(2分)
我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2分)
23.错误: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在列宁领导下,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或:苏联人民在列宁领导下,实现了国家工业化。(2分)
理由: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在斯大林领导下;(2分)
列宁领导时期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2分)
三、材料解析题
24.(1)历史功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00周年。(4分)
(2)时间:1956年底。
标志: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4分)
(3)变化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科技的发展;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4分)
25.(1)不正确。新政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4分)
(2)以外向型经济为主。(3分)
(3)呈现周期性发展状态。(3分)
四、综合题
26.(1)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5分)
(2)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分)
(3)评价方法: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的发展。(3分)
27.(1)主要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或“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3分)
(2)结论:“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