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山西中考 - 正文
山西省2011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目说明
来源:省教育厅 2011-3-2 9:33:59 【字体:小 大】

 

 

 

  一、考试依据

    山西省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

  二、命题要求

英语学业考试要有利于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课程理念;有利于检验初中英语教学是否全面贯彻、落实了《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相关教学目标与要求;有利于引导广大英语教师与学生注重英语学习过程,改进教学实践与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有利于推进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上述目标,英语学科命题应遵循教育部《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中所提出的以下原则:

1、命题应以《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五级目标要求为主要依据,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不应拘泥于具体版本教材的内容。

2、命题既要注意考查学生对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注意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命题所选择的语言素材和所创设的语言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尽量贴近时代和学生生活实际。

4、要尽量选用真实、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按照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形命题。

5、要确保试题的效度和信度,并根据学业考试的性质确定试题的难度;要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控制试题题量;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要适当;命制主观性试题既要考虑到试题的效度,又要考虑到试题的信度和阅卷工作的可行性;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适当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

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不断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和质量。

  三、考试目标和内容

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的目标是全面检查初中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所具备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至九年级应该完成的教学内容,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方面。语言知识是指具体的知识要点;语言技能是指对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英语学科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其中,听力测试部分的分值为20分,测试时间约20分钟。

2试卷结构

试卷分Ⅰ、Ⅱ两卷,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试题内容及题型的分值分布比例如下:

 

测试形式

 

 

 

 

选择题

听力

试题

情景反应

5

5

对话理解

5

5

语篇理解

5

5

单项选择

15

15

补全对话

5

5

完型填空

15

15

阅读理解(一)

15

30

非选择题

听力填空

5

5

阅读理解(二)

5

10

词语运用

10

10

书面表达

1

15

 

9

 

86

120

3、考查说明

第Ⅰ卷

Ⅰ、听力试题 

第一题:情景反应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内容,从每小题所给出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题:对话理解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五组简短对话,从每小题所给出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三题:语篇理解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内容,从每小题所给出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Ⅱ、单项选择 本题所考查的内容有语法知识、词汇知识、习惯用语和交际用语等。每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出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Ⅲ、补全对话   要求考生根据对话内容,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Ⅳ、完形填空 在一篇或两篇短文中留出若干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小题所给出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Ⅴ、阅读理解(一)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三篇阅读材料的内容,从每小题所给出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Ⅱ卷

   、听力填空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内容填空,完成相应任务。

Ⅶ、阅读理解(二)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语篇内容,简要回答问题。

、词语运用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语篇内容,用方框中所给出的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使短文意思通顺、正确、连贯。方框中有两个词是多余的。

Ⅸ、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情景,用英语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思想品德

 

一、考试依据

山西省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业考试以教育部20035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思品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思想品德课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考查。

 二、命题要求

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目命题,要依据《思品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体现《思品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力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习方式改革,全面落实《思品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知识的要求,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继续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思品课程标准》中规定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规范日常行为、文明健康生活以及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要切实体现思想品德课学科特点,进一步贴近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现实,体现本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积极引导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重视形势政策教育,关心国内国际大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将所学的德育知识真正加以内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继续探索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命题要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避免出现科学性、政治性错误。

    三、考试内容

    1.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考查范围

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目命题,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和健康发展途径、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道德规范、基本法律知识及其基本作用和意义、我国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等《思品课程标准》规定所学基本知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近一年来(2010321日至2011320)的国内外大事为基本内容。其命题的知识内容与实践活动范围具体说明如下:

 

模块

单元

基础知识

实践活动

(一)认识自我

1.1-1.6

1. 收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人应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二)自尊自强

2.1-2.6

2. 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的事例或以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三)学法用法

3.1-3.5

3搜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4. 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一)交往与沟通

1.1-1.6

5. 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

6. 交流“在与人交往中使用、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感受,体会讲文明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交往的品德

2.1-2.6

7. 就“公民的平等”问题作一次课堂讨论,理解平等主要表现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而不是表现在经济地位上。

8以诚信为题展开讨论。

(三)权利与义务

3.1-3.7

9. 搜集有关资料,讨论维护受教育权利的途径。

10. 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1-1.6

11.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与同学交流。

12.讨论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承担社会责任

2.1-2.5

13. 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

14.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善建议。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服务。

(三)法律与社会秩序

3.1-3.4

15. 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讨论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16.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四)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4.1-4.8

17. 搜集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巨大变化的资料,讨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18.以“我的理想和选择”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探讨为实现理想应该如何努力。

19.查阅历史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

20.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等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和特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

以《形势政策教育简明读本》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据。

一年

时事

20103212011320间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说明:

1)考虑我省初中学校思想品德课程开展实践活动的经费、时间、安全和学业负担等实际情况,实践活动考查命题范围将以思品课标所规定的部分实践活动(见上表)为主。

2)时事政策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品德课程学业考试的必考内容。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内容约占10%的分值,一年时事将与所学教材内容相结合一并考查。

2.能力要求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和评价考试改革发展趋势,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目命题,要着重考查学生的道德、心理、法律和社会责任感等德育综合素质,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德育知识指导自己规范日常行为、文明健康生活的成长过程与效果,注重考查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考查如下能力:

1)调控自己情绪和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2掌握爱护环境基本途径和方法,具有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能力。

3)掌握交往与沟通技能,积极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4)搜集、处理、运用信息以及选择与处理社会生活的能力。

5)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复杂性,能够做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6)理解社会生活中规则的必要性,领会法律意义,遵纪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7恰当使用思想品德学科专业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进行表述。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采用开卷笔答形式,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其中:

第Ⅰ卷为选择题(分值约50%左右),机读卡答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等主观题,分值约50%左右),纸笔答卷。

试卷内容比例、开放性试题比例及试卷总体难度列表说明如下:

 

试卷内容比例

开放性试题比例

试卷难度

成长中的我

20

10 %

0.70

我与他人的关系

30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40

有关“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

10

一年时事

渗透考查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