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安徽中考 - 合肥中考 - 正文

合肥十中特长生2012年招生实施方案

来源:2exam.com 2012-5-16 10:59:49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逐步形成我校办学特色,根据《2012年合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及《2012年合肥市市区省示范高中特长生招生实施细则》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2012年合肥十中特长生招生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1.成立以校长任组长、校级副职任副组长、办公室、教务处、科技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特长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特长生招考的一系列工作。
2.成立由相关处室负责人和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考生进行测试、考核。
三、招生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考生自愿原则;
(三)择优录取原则。
四、招生项目及人数
1.篮球项目(只招收女生)5名;
2.田径项目招收6名;
3.击剑项目招收3名;
4.电脑机器人项目招收2名。
五、报名条件
1、篮球:考生热爱篮球运动、体育基本素质好,在初中阶段作为主力队员参加过区级以上比赛,并获得团体奖较好成绩者优先;
2、田径:考生初中阶段获省或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田径单项竞赛个人项目省级前六名、市级前三名;
3、击剑:考生初中阶段获省或市教育、体育主管部门主办的上述单项竞赛个人项目省级前六名、市级前三名;
4、电脑机器人: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全国三等奖及以上、省级一等奖或市级一等奖(须是国家、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六、特长生资格
(一)2012年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要求;
(三)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体育成绩36分及以上(电脑机器人项目除外);
(四)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肥市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线上80分(含80分)。
七、招生程序 
(一)发布招生信息
我校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合教〔2012〕118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2012年合肥十中特长生招生实施方案》,5月15日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后,通过学校橱窗、校园网(www.hfshz.com)等途径向社会公布。
(二)学生自愿报名
5月17-19日,具备我校特长生报名条件的学生凭获奖证书、比赛秩序册的原件及复印件(篮球特长生也可凭校级及其以上证明),近期3张2寸免冠照片、中考准考证(或中考准考证号码,即体育或实验加试准考证上12301***开头的12位号码)、学生证(或学籍证明)到我校教务处报名。
报名时间:上午8:00-11:30 下午14:00-17:00
联系电话:  4459707   4459706   联系人:张老师
学校审核报名材料后,5月23日将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名单在学校橱窗和校园网公示3个工作日,并将符合报考条件的名单报送市教育考试院备案。每个考生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一个项目,不得兼报。
(三)学校考核预录
5月27日,我校组织篮球、田径、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类特长生专业考核和面试,根据测试成绩并参考面试成绩,在我校预先设置的专业最低控制线上,按照不高于本校特长生招生计划两倍的数字确定入围名单。
(四)学校入围公示
6月1日,我校将特长生入围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性别、毕业学校、入围条件等基本信息,在学校橱窗和校园网公示3个工作日。
6月4日,将公示无异议的入围名单报市教育考试院。
(五)特长生志愿填报
学校在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公布3天内,将具备录取资格的考生名单报市教育考试院。凡具备报考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均须填报提前批次志愿,凡具备报考资格而不填报提前批次志愿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具备多种报考资格的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提前批次志愿,不得兼报,否则视为无效。
(六)录取
市教育考试院根据合肥十中各类特长生招收计划数,根据考生志愿按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未完成计划调整为我校统招计划。
八、几点说明
1、凡未按规定时间报名和参加专业测试的视为自动放弃。
2、凡在特长生招生中弄虚作假或徇私舞弊者,一经发现,取消特长生或评委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3、具体专业测试办法将通过我校校园网另行发布。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