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6.7万名考生于昨日下午结束中考。今年中考试卷难易程度如何?各科试题有何创新?对今后的课堂教育有什么启发?昨日,本报记者专门邀请宁波外国语学校的5位资深教师对各学科试卷进行评析。
语文:立足文本 关注现实
中学高级教师 罗 琼
如果把去年的试卷比作是一首优美精致的散文诗,今年的试卷则更像是一首浑厚隽永的哲理诗,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一、注重积累,强调语感,突出人文关怀。积累运用部分的考查,考点全面,考题灵活。第1、2题将字词的考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既能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又能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第3题,出题者选用了学生习作片断,其中格言警句的考查采用替换的形式出题,既避免了死记硬背,又注重学生语感,让人耳目一新。而句子的连贯与仿用的题干,体现了出题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第4题古诗句默写,在常用的古诗句填空之外,出题者增加了两句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抒发爱国情怀的选做题,给学生宽松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兼顾到学生的个人积累。
二、注重感悟,突出能力,紧扣时代脉搏。阅读理解的现代文部分,与去年相比,两篇文章的文体特征更加鲜明,区分度更大。小小说《应聘》,以一位母亲陪儿子应聘的过程来折射现今社会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考。其中第9题,对于小说结尾的选择,哪一个更为合理,是一道全新PISA题目,它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小小说的知识,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反思和评价文本的能力,是试卷的亮点之一。同样说明文《“绿色”浅层地温能》也取自于生活中热点话题环保能源。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文意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身边科学,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注重文本,学以致用,切合教学实际。阅读理解的文言文部分选材经典而浅易,兼具意趣。课内文章《狼》的实词解释、虚词比较、句子翻译、文章寓意及启示,都来自课文。只要夯实基础,认真复习都能掌握。课外文章选自《世说新语》,文中王右军表现出的机智聪明,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其中第19题对两个实词的考查和第20题“之”字的辨析,都源于课文。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意,将课内的知识活学活用。
四、注重生活,彰显个性,重视价值导向。作文题延续了去年的半命题作文形式,以“_____,不普通”为题,要求学生从“他、她、它”中选择一词,联系生活体验写作。三词选一,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生活特点,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题目中的关键词一:“他”、“她”或“它”。这是一个指代词,可以是生活中的人或物,选择的范围很广。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不普通”意在提醒学生,要从“他”、“她”或“它”的特点入手,从“他”、“她”或“它”的所作所为中汲取精神的动力、思考现实人生。出题者意在引导学生多从内容思想上着眼,写出一些有独特体悟,有思想深度的佳作。“人人有话写,个个有感悟”,也许是将来写作命题的趋向。
数学:重双基 突核心 藏思想 亮新颖
中学高级教师 潘红波
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全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继续传承宁波市历年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双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整份试卷立足课本、又高于课本,突出考查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考生面前。
一、新颖。主要体现在第12、17、25题。其中第25题以一个新的概念“奇异三角形”为背景,巧妙地将初中数学几何的核心内容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圆的主要考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此题是这份试卷最大的亮点。第12题应该是属于现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PISA题,此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此题同时也考查了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整体思想。第17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但是与以前考的题不一样,题目的呈现非常新颖。
二、有梯度。主要体现在多题压轴,像选择题的第12题,填空题第18题,解答题第25题的第(3)题、第26题的第(4)题。另一方面,最后两个大题在问题的设置上,由易到难,既满足大部分考生的要求,也给数学能力强的考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考试心理。所以整份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
三、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的考查。第26题是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结合相似三角形,作为压轴题,在设计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动点探究,蕴含着多种数学思想。第18题将反比例函数与正方形完美结合,此题虽似曾相识,但又焕然一新,两题均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本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整份试卷设置形式多样,知识点考查覆盖面较广,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多题把关,有梯度,具有很好的教学导向性,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夯实双基,同时要重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创新多实践。
英语:考查思维能力 凸显语言实用性
中学高级教师 张姬红
今年中考英语试题难度基本与去年持平。整份试卷以《考纲》为指导,无难题、偏题,客观反映考生真实水平,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短文填空重考查思维能力。试卷遵循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在沿用听力、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等题型的基础上,取消了补全对话,大胆尝试读写结合的短文填空这种考查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新题型。第81-85题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选用所提供的词并以适当形式填空,要求考生具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和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考生的思维要求较高。
二、真实化、生活化、时代化,凸显语言实用性。整份试卷大量再现了考生生活情景:艺术节、阅览室规则、作业时间、查字典等学校生活;旅游、交通方式、歌星来甬、热门电影等休闲娱乐生活;低盐、多吃水果等健康生活;浓浓父母之爱的情感生活(完型填空)。命题者创设真实语境,以考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考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感悟生活,提升能力,真正发挥英语的工具性。
试卷选材新颖、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充分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具有浓厚的时代和乡土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英语实用性的特点。如充满人文关怀的汶川灾区三年重建等热点新闻(阅读C篇);低碳环保理念(任务型阅读);反映家乡交通新面貌的明州大桥通车(第35题)。
三、轻负高质,明确英语教学方向。书面表达形式与去年相近,学生对此类作文容易把握。“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一话题既能让考生放松紧张心情、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又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体现命题者以人为本和轻负高质的理念。
今年中考卷有的文章来源于英语国家,语言地道有味。同时,大量原创题目引导师生摆脱题海,在真实语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追求学以致用。
社会政治:立足教材 关注热点 提升能力
中学高级教师 高小萍
社会政治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平时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试题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卷面设计合理,更多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综合分析能力。
一、立足教材。重视回归教材,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第2、3、4题等涉及到地理知识的内容;第12题新航路开辟、第13题科技革命、第18题辛亥革命、两弹一星等考查历史史实。试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材料、漫画、图表、年代尺等多种方式呈现,以检测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及对知识的整合、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焦点问题,了解身边事件,感受社会发展变化,是本门学科教学的方向和要求,也是近几年来学业考试试题在取材方面的一个趋势。今年试卷同样瞄准了诸多社会热点:海洋经济、高晓松醉驾、食品安全、空袭利比亚、抢盐风波、清华百年校庆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鼓励学生有主见地认识思考各种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提升能力。社会政治考试要引导学生、家长和老师走出开卷考的误区,不能以为开卷考就是翻翻资料、抄抄书。开卷考试具有开放性、应用性,需要检验学生在考纲范围内的各种应对本领,如阅读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等。如第3、14、17、20、22题都把相应的图表作为知识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分析、运用、解答;第18题设计了要求学生标一标年代尺的动手内容;第19题第二问“据图描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说说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曲线的起伏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读图能力、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相关知识的整合迁移能力等。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今年的考题提高了PISA类(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试题权重,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强调把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考查,如第6题、第10题、第18题、第20题等,这些题是对知识积累、综合推理、创新素养等方面的考查,测试的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落脚点在于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潜能。
科学:关注社会 知识能力和方法并重
中学高级教师 戚晓红
科学试题总体难度适中。试题灵活,机械识记内容少,试题情景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当前热点联系密切,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在重视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考查。
一、重视双基考查。试题以基础题为主,重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主要覆盖面广。考查的核心内容如力与运动,压力压强,光学,电和磁,功和能,酸、碱、盐的相互关系,气体制取,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等等,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知识。
二、重视科学价值观的渗透。今年在命题中仍然注重试题内容与生产、生活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特别重视考查的知识落实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原则,并突出了科学价值观渗透。如第2、7、9、11、14、21、25、27、28、32、34、37题,涉及国家防灾减灾日、日本大地震、“埃特纳”火山喷发、食品安全、生态农业、交通设施、环境问题等方面。尤其是第2、21、28题让学生在答题时能接受节约用水、节能方法、均衡膳食、低碳生活方式等教育。
三、注重实验。今年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重视实验,涉及到的教材中的实验如:第3题实验基本操作;第12题对奥斯特实验的理解与分析;第17题的四个重要的生物实验;第26题的光学实验;第30题的观察鱼的血液微循环;第31题的氢气制取实验;第33题测小灯泡额定功率。
四、注重科学探究。今年的考试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核更多地关注了科学探究过程各个环节及多种科学方法的运用,尤其突出考查学生从图表、模型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的能力。如第15、17、19、32、35、3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