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第一私立高级中学学校简介
西宁市第一私立高级中学是从教20余年的袁照文先生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号召,从山东到青海西宁创办的一所民办寄宿制高中,它的成立填补了西宁市区内当年无寄宿制高中的空白。
学校聘请国家督学、原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全玮担任学校顾问,聘请从教40年的青海省特级教师、西宁市学科带头人、原西宁三中校长、西宁市教科所所长、西宁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第一副主任王忠善任名誉校长。
西宁市第一私立高级中学在青海省教育厅、西宁市人民政府和西宁市教育局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办学七年来,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学生来源更加充足、
高考成绩逐年攀升,社会信誉越来越高。目前学校已有27个教学班1375名学生,他们遍及青海省的每一个市、县,是青海省唯一超千人的民办寄宿制高中。
西宁市第一私立高级中学教师大多数来自山东省。学校实行教师能进能出的聘任制,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和优劳优酬的奖励制。学校以全新的模式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情感教育和激励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学校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特别针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知识缺陷多的实际情况,开办“精英班”、“普通班”或“预科班”实施因人施教的“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能让优秀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上”,并且每学期向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从多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回报社会,学校2005年至今累计筹集资金250余万元,资助89名优秀贫困学生到本校就读。学校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连续5年被评为西宁市民办教育“先进办学单位”和“优秀单位”,并荣获2008-2009年西宁市提升教学质量工程“优秀学校”(在西宁市民办学校中独享殊荣)。2009年荣列全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基础教育发展成就30校”(青海仅此一校)。2010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西宁仅此一校);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被西宁市民政局授予3A级民办教育办学单位;被中共西宁市委组织部授予“西宁市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呈现了一张鲜亮的青海民办教育的名片。
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特色
2009年我校学生吴珏以562分列青海省文科第19名,夺得湟中县文科状元,被
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学生李延平以592分列青海省理科第66名,夺得民和县理科状元,被
南京大学录取。2010年我校433名学生参加高考,407人上线,上线率达94%。全校重点本科上线100人,创我校重点人数之最。学生赵丰祥以594分高考成绩再次夺得民和县理科状元,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展现了我校“低分进、高分出”的教学追求和境界。
我校的办学特点是:
实施分层教学。高一新生进入我校时既有达到西宁市重点高中分数线和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学生,也有
中考成绩仅有200-300分的学生。如果按一个层次编班,根本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所以,学校就按学生中考成绩开设“精英班”、“普通班”和“预科班”实施“分层教学。中考成绩达到西宁市重点高中分数线的一律编入“精英班”,并按照这些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一定层次进行教学。中考成绩达到西宁市普通高中
录取分数线的学生编入“普通班”,按常规要求进行教学;而中考成绩达不到西宁市普通高中录取线的学生一律编入“预科班“,进入高一后先重点补习初中数、理、化、英四门课直到与高一课程接轨。这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分层教学,让存在知识缺陷的学生将“网兜式”知识变成了“塑料袋式”。
建立激励机制。学校每次月考、西宁市统考,全国高考结束后,我校都认真进行教学质量跟踪评估。根据学生在每次考试后的成绩及时总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优秀生、学习成绩上升幅度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发给奖学金。对学困生,我们则通过心理辅导、信心激励、行为关怀,甚至请教师免费补课,让他们健康成长。
“人性化教育”与“刚性化管理”相结合。首先抓好“人性化教育”,一方面是在学期初集中对新生进行入学常规教育,另一方面是开展德育系列教育,主要内容为:“提高一个认识”、“发挥两个优势”、“抓好三个环节”、“实施四大礼仪”、“坚持五项常规”、“加强六个方面的结合”。实践证明,德育系列教育为学生的励志成才插上的腾飞的翅膀。“刚性化管理”就是管理不留空白。学校制订了学生在校期间不得触犯的“四条红线”即“不准抽烟喝酒;不准打架斗殴;不准谈情说爱;不准夜不归宿”。如果违犯就坚决处置,绝不手软,力求惩戒一个人,挽救一大批。同时,学校抽出专门力量,对学生进行课堂、课间、饭后、午休、宿舍、食堂等场地的监控,让学生感到,凡学生聚集、活动的地方会处处有眼睛盯着他,如果违纪就将随时被查出并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