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开展控辍保学等专项督导检查。春、秋两季在全市范围自下而上层层开展自查和督查活动,落实各有关方面的控辍保学责任,健全五项制度,及时救助劝返辍学生返校就读,促使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完善好义务教育档案和学籍管理制度。在深入开展“三无”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控辍保学工作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尽最大努力把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最小程度,依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权益,维护教育公平。继续开展教育经费督查,保障教育持续发展。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查,推动全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32.完善并加强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总结推广各县市区在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明确我市“87654”的工作目标,丰富工作内容。定期对各县市区督学责任区制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进一步落实责任督学的职责范围和管理、考核办法,形成对整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全面及时监控机制,努力形成一个渠道畅通、反应迅速的信息网络,及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发展。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政风行风展现新形象
33.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继续把“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摆在年度工作的突出位置,与其他教育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市、县、乡、校要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层层签订精神文明建设“创佳评差”目标任务书,形成年初有安排、半年有总结、年终有考核、级级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年内全市力争创建省级文明校园2至3所,市级文明校园25所,和谐校园30所,确保教育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各行业、全省教育系统处于前列位次。
34.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施行“两规范、两减轻、两改革、两严禁”,规范办学、规范办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改革学校管理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严禁任何地方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严禁任何中小学和校长、教师参与举办奥数班。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入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收费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继续严格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促进中小学收费制度化、规范化。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规乱办班、乱补课行为,继续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高压态势,加大查处力度,不断提高教育系统的社会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5.强化招生考试管理。继续把实现“三消灭、两确保、一降低”作为考试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更严、更细、更实”的要求,全面优化考试环境,严格报考资格审查,严肃考风考纪,规范组考程序,加强监考队伍的教育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考风考纪责任追究制,精心做好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自学考试等各类考试的组考工作,确保全年各类招生考试工作安全平稳、规范有序进行。
36.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上好法制教育第一课,把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课堂”活动引向深入。坚持普法宣传与普法培训相结合,坚持法制副校长与法制教育基地相结合,坚持面上活动与点上推进相结合,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全面营造广大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的普法环境。继续开展教育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今年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0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25所。
37.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继续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队伍建设。全力创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校园视频监控,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城区学校视频监控的安装和运行。健全校园应急演练机制,逐渐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活动,彻底排除校园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努力改善育人环境。突出抓好校车管理、消防安全、食品卫生、校舍和蛋奶安全,重点遏制和化解矛盾纠纷。继续开展“平安校园”和“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创建省级“平安校园”10所,市级“平安校园”25所,创建 “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10所。继续加强安全稳定工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和“一把手负责制”,强化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全力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38.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建设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机关。精简会议和文件,倡导短、实、新的文风。改善机关办公条件,完善机关运行制度,提高机关服务水平。细化督查程序,保障重大决策落实,增强行政执行力。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虚心接受社会监督。抓好教育宣传、教育史志、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老干部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