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2年芜湖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各中职学校:
现将《2012年芜湖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主动公开)
2012年芜湖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民办教育工作要点
2012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遵循产教一体、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推进芜湖职教特色城市建设,努力构建芜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工作目标
——中职学校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总数比例、教师(含专任、兼任)数占高中阶段学校教师总数的比例以及固定资产占高中阶段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列均达到45%。
——完成本年度省教育厅下达的中职学校创建省示范和省合格职教中心计划。
——中职学校在校生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和生均图书册数达到职教大省建设规划要求。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中职学校毕业生技能等级合格率和双证率达98%以上。
——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比列达到70%,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60%。
——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街道。市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占全市街道(乡镇)比列达40%以上。新增1个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若干省、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就业等各类社会培训,完成省市下达的社会培训任务。
——中职招生规模稳中有升,扩大非全日制成人中专招生人数,力争完成省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
——中职学校实习学生责任保险参保面达100%。
二、具体工作举措
(一)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工程,激发职业学校发展的活力。
1.实施《芜湖市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及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入手、突出改革重点,坚持整体规划、扣住关键环节,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坚持近期突破、着眼长远发展。今年重点做好“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促进皖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等9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和“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中餐烹饪”、“学前教育”、“园林技术”等5项专业改革试点任务。
2.建立试点总结制度。按照试点任务,分项目确定试点学校,组建试点项目专家指导组,制定实施方法、措施和步骤,适时进行总结。
3.做好落实职教大省建设的督查。对照职教大省建设计划指标要求,市、县、学校要认真做好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职业学校有关数据的统计。对四县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指标体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促进职教大省各项要求在我市的基本落实。
(二)推进中职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增强职业学校办学实力。
1.以国家级、省示范、省合格职教中心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基础能力建设。支持芜湖工业学校申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支持芜湖市职教中心实施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支持无为县高级职业中学和芜湖信息工程学校创建省合格职教中心和省示范,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示范创建学校。开展市级示范中职学校评估工作,支持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发展。
2.发挥骨干示范职业学校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优化职业学校布局,推进市、县职业学校资源的有效整合,重点建设和支持有特色、质量高、效益好的龙头示范学校,促进学校在办学理念、深化改革、机制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办学模式。
3.实施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提升计划。制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建设一批省、市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和地方特色专业。开展市级重点专业、示范骨干专业的评选工作,继续开展新增专业的申报、审批工作,积极鼓励学校开设市场前景好、就业质量高、行业企业紧缺的新专业。
4.建设一批重点示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谋划好职教园区新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省内一流的实训基地,成为安徽省技能大赛的竞赛基地。其他学校要重点建设好主干专业的实训基地。
5.推进省、市“三重”项目建设。引导学校根据芜湖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建设一批有显著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启动芜湖市市级“三重”项目的申报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好2013年省“三重”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财政支持。
6.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推进芜湖工业学校、芜湖师范学校新校区建设,加快民办职业学校进入职教园区建设速度,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优质中职学校进入职教园区。
7.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市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制定和出台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奖补管理办法。市、县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比上年有明显增长,市、县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50%,县财政积极设立职业教育经费。
(三)实施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化办学工程,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1.联合有关部门、行业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举办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对话活动,成立若干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积极与芜湖市、县、区经济开发区开展对接交流。
2.加强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针对行业人才需求、引导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培养计划,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交流的平台,在用工需求、人才培养、职工培训、学生待遇等各个方面建立全面的、广泛的联系。积极参加省教育厅每年举办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对接会。
3.完善学校校企合作组织。通过开展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合作办学、资源共享、招生就业一体化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芜湖产业、企业相适应,有力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