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中小学昨日开学。图为大学南路小学的同学们报到领新书。 记者张波 实习生吴温博摄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记者 刘振)西安四个试点区的“大学区管理制”实施方案公布后,引起读者极大关注,并提出多个细节性问题。据了解,各大学区正在结合各自特点制定“大学区管理制”实施办法,预计3月份出台,届时更多问题会得到解答。学生能否跨学区就读
问: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后,教育行政部门给各学校划定的学区是否依然有效?孩子能不能在大学区内选择学校就读?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区”只是教育管理方面的改革,并不触动现有的学区划分,依然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大学区内各成员学校招生独立进行,招收的学生不会在大学区内统一分配。
碑林区提出,大学区实施初级阶段,成员学校仍以区教育局划定的学区为生源地。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区教育局依据各校生源情况优先在大学区内予以调配。大学区成员学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后,学区长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成员学校资源优势,对生源进行合理调配,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校际之间教师是否统一调配
问:在同一大学区内,教育行政部门是否会统一配置师资?教师交流过程中是否需要转人事关系?
市教育局规定,学区长可在学区内自主调配教师。学区长学校每年向成员学校输出一定数量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带动成员学校发展,其人事关系可接转也可保留在原学校。
雁塔区规定,紧凑型大学区学区长可在学区内自主调配教师。事业办、民办学校参与的大学区,由学区长学校每学年向成员学校输出在职人员5%~10%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成员学校和学区长学校互派送一定数量的学科教师在学区长和成员学校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接受学区长学校的培训与管理。
碑林区、新城区还规定,大学区成员学校按一定比例实行教师校际间交流。
莲湖区规定,紧凑型大学区学区长根据需要管理学区内的资源调配。松散型大学区在学区长学校带领下,积极探索教师学区交流和轮岗模式。
学生如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问:在成员学校就读的学生,怎样能享受到优质资源?校际之间较好的硬件设施能否共享?
在师资方面,各试点区公布的实施方案中均提出教师交流,让不同学校的学生有机会聆听优质学校教师授课。同时通过校际之间教师学习交流,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在硬件方面,碑林区提出,充分发挥成员学校硬件资源(如信息技术设备、体育场馆、报告厅、多功能教室等)的作用,满足学区内成员学校教育教学需求。莲湖区提出,推进学区内学校的硬件资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