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赏析说明语言的严密性
说明文的语言主要体现为科学严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关注语言运用的问题,如:从词语的选择、更换、增删、调动等变化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平实的特点。笼统地说,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关系到说明内容的真实与科学。
说明文中常会使用到一些术语以及代词、特定语,对这些词语理解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对全文的理解。因此,中考中对此类词语理解的考查也较为普遍。
试题举例:见“链接四”第3题。
解题策略:解答此题,要根据文段的说明内容和具体句意推断词语的含义,切不可仅从字面理解。
5.运用文中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考查与选文相关的知识迁移能力已成为近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的亮点题型。此类题目大多属开放性试题,需要我们根据要求,调动知识储备,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创新联想,同时对语言表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试题举例:见“链接四”第4题。
解题策略:首先读懂题干要求,本题要求写出三项内容:①列举现象,②写出办法,③拟广告语。作答时紧扣这三项内容,注意列举身边的现象,写出有针对性的办法,设计简洁明了、主题突出的广告语。
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上)
议论文是通过证明或反驳,直接阐述道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其目的是分析事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以理服人。
-①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应正确、鲜明。文中的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
②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事实和道理)。论据应典型、确凿。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文章中心的一部分,文章中心还包括写作目的等。
读懂议论文只需“两步”
第一步 粗读文章
(一)审题
大多数议论文的题目和论点都有关系,分析题目对于把握文章论点是很有帮助的。
有的题目只提出议论的问题,如《发问的精神》;有的只指出文章的议论范围,如《关于写文章》——对于这类题目的文章,在阅读时要注意找出作者议论的中心是什么。
有的题目直接点明作者的看法,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这类题目的文章,要在阅读时牢牢地把握住题目去领会全文。
有的题目是寓言名字、成语或诗句,如《愚公移山》——对这类文章就要首先弄清寓言、成语、诗句本身的含义,以便阅读时正确领会文意,找出文章的论点。
还有的标题明确提出了作者要批驳的观点、如《“友邦”惊诧论》——见到这类题目,在阅读时应注意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批驳错误论点和批驳错误论据等方法,阐明自己正确的主张和见解的。
1.对标题进行语法分析,找出标题的重点。
2.估计文章议论的类型(立论、驳论)、议论的内容。
3.估计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二)理清思路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边读边概括段意,并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在分析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同时,划分层次。
4.写出简单的结构图,初步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大致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