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语文辅导 - 正文
语文2012中考五大题型复习技巧方法
来源:2exam.com 2011-9-5 11:59:50 【字体:小 大】

 

数学很难学吗?

  以我自己来说,我在小学里,数学勉强及格。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也不见得好。到了初中三年级,才有了根本的改变。因为我那时候认识到这一点:学习就是艰苦的劳动,只要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旁的同学用一小时能解决的问题,我就准备用两个小时解决。是不是别人一小时的工作,我一定要用两个小时呢?那也不见得。由于我不断地刻苦练习,后来别人要花一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我往往只要用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解决了。

可见,只要不怕困难,刻苦练习,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分析】 本段文字的前两段是从“数学的作用”来进行论述的,而后由第三自然段“数学很难学吗?”这样一个设问句引起论述,第四段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对“是否难学”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只要不怕困难,刻苦学习,一定能学好数学”这样一个观点。很明显,整篇文章是从两个角度来论述的:一个是“数学”本身,一个是从“学者”的态度来论述,如果还采用简单的提取法来确定论点的话,肯定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3.通过论据尤其是事实论据的内容归纳来猜测论点。论据是对论点的证明,同学们有时对文章的中心论点无法确定,但对于文章中所出现的故事性很强的事例则理解较深刻,因而,我们可以先对文中的一些事实论据进行内容概括,分析概括后的论据内容包含哪些信息要点,然后再从原文中找出与自己归纳的文字的信息要点相对应的语句。下面我们仍以具体的例文加以说明:

  实现理想,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自古英雄多磨难”。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的人,大都经历和战胜过许多困难和逆境、挫折和失败。他们或家境贫寒、重病缠身,或倍受压抑、残酷迫害,等等。例如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是他在贫病交加的状况下写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十多岁做工,只念过三年书,23岁时全身瘫痪,但他身残志坚,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我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话,被汉武帝处以宫刑,毁身败誉,身心受到了极大摧残,但他以历史上的圣贤为榜样,发愤著述,完成了著名的史学著作《史记》,给后人留下了我国第一“通古今之变”的通史。

  【分析】 由于受到一些习惯的影响,同学们很容易认为本段文字的第一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很容易发现问题。以文章中的任意一个事例为例,“曹雪芹贫病交加完成了《红楼梦》”。“贫病交加”表明他身处困境,“完成《红楼梦》”表明他终有所成,这个事例中所表现出的信息要点恰恰印证了“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的人,大都经历和战胜过许多困难和逆境、挫折和失败。”这句话。而且,“自古英雄多磨难”这句话也证明了该句。由此便可以看出以第一句话为中心论点是不确切的。

  4.通过对分论点的总结来分析中心论点。分论点对中心论点可以进一步阐释,所以我们通过确定分论点,然后将其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就可能判断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来。分论点往往出现在论证过程段落的段首。

  5.结合文中具有总括特点的提示性字眼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

  问题释疑二 如何确定论据类型及归纳论据内容

  这个题型实际考查学生对论据所包括的内容的判断,因而,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各种论据中所包含的不同的内容,就不难判断文章中究竟运用了哪种论据类型。事实论据中的“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同学们在理解事实论据时往往忽略了对一些“现象”的判断,而“现象”实际上是对一些事例的概括。另外,对于一些假设的事例或现象应注意,不能把它们当成事实论据来对待。

  论据内容的归纳是一个很典型也很重要的题型,尤其是对事实论据的内容归纳。一些大篇幅的事例在议论文中的出现,无疑对论点起到了证明的作用,但针对提出的“文中运用了哪几个事实论据”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事实论据全部抄写下来,因而概括便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我们在进行事实论据内容概括时,应注意什么呢?要注意内容的概括与文章论点中的要点相对应。也就是说,文章论点包含几层意思,概括出的论据内容必须与之相对应才可以。

  问题释疑三 提炼论点需注意哪些方面

  1.提炼论点应注意防止片面性,论点表述要全面。

  片面,就是有些论点只涉及了文章部分论据所证明的对象,而不是全文所有论据所证明的对象。如《说勤》一文,第3段首句“勤出成果”只是本段中“马克思”、“司马迁”、“歌德”、“陈景润”、“上海一个女青年”这些事例所证明的论点,因此,它只是第3段的论点,而不是全文论点。它只是用来证明全文论点“事业的精神造诣来源于勤”的分论点之一,是这一中心论点的论据。如果把某一段的论点(即分论点),当作中心论点就片面了。所以提炼论点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犯这种片面性的毛病。

  2.提炼论点应注意防止含糊性,论点表述要明确。

  含糊性有四种表现:其一、把论题当作论点。论题只是作者要论述的问题,它没有作者具体的见解或主张。如《理想的阶梯》这只是个论题。到底什么是理想的阶梯,并没有明确的回答。只有“奋斗是理想的阶梯。”才是作者对“理想的阶梯”这一论题的见解,才能作为论点。其二,论点中有代词,指代不明,内容含糊。如《纪念白求恩》第2段中“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是作者的主张,符合论点定义的要求,但“他”指代不明,又没有学习的具体内容,所以太含糊,不能作论点。结尾句“每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是作者的主张也符合论点定义的要求,但句中“这种”指代不明,也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明确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才是准确的论点。其三,比喻句作论点,内容欠明确。因此,一般不用比喻句作论点。其四,疑问句作论点,内容含糊。有些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或选段,往往在结论处以反问句作结,这固然就是全文或选段的论点,但不符合论点定义的要求。因此,要将这样的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才可作为论点。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