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B040107 专业名称:教育管理(独立本科段) 主考学校:山西大学 启用日期:2008年6月30日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是否全国统考 |
是否全国统编教材 |
教材名称 |
教材主编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备注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王顺生、李捷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年版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卫兴华、赵家祥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年版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 |
√ |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
高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8年版 |
|
4 |
00449 |
教育管理原理 |
6 |
√ |
√ |
教育管理原理 |
孙锦涛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07年版 |
|
5 |
00450 |
教育评估和督导 |
6 |
√ |
√ |
教育评估和督导 |
刘淑兰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年版 |
|
6 |
00451 |
教育经济学 |
6 |
√ |
√ |
教育经济学 |
靳希斌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
7 |
00452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6 |
√ |
√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漆书青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
8 |
00453 |
教育法学 |
4 |
√ |
√ |
教育法学 |
劳凯声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07年版 |
|
9 |
00454 |
教育预测与规划 |
5 |
√ |
√ |
教育预测与规划 |
徐虹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
10 |
00445 |
中外教育管理史 |
6 |
√ |
√ |
中外教育管理史 |
王炳照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
11 |
00455 |
教育管理心理学 |
6 |
√ |
√ |
教育管理心理学 |
丁志强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
12 |
00456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
4 |
√ |
√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
裴娣娜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1999年版 |
|
13 |
00457 |
学前教育管理 |
4 |
√ |
√ |
学前教育管理 |
虞永平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年版 |
三选一 |
00458 |
中小学教育管理 |
4 |
√ |
√ |
中小学教育管理 |
贺东风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00459 |
高等教育管理 |
4 |
|
|
高等教育管理 |
权佑祥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
|
毕业论文 |
|
|
|
|
|
|
|
|
总学分 |
73 |
|
|
|
|
|
|
|
1 |
00429 |
教育学(一) |
4 |
√ |
√ |
教育学 |
劳凯声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2001年版 |
加考课程 |
2 |
00031 |
心理学 |
4 |
√ |
√ |
心理学 |
张厚粲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2002年版 |
报考说明:
1、教育学、教育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师范教育类非教育学、非教育管理类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教育学”。
3、非师范教育类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心理学”、“教育学”。
4、旧考试计划中已合格的课程可顶替新计划中的部分课程,其对应关系如下:
新考试计划课程 |
旧考试计划可顶替课程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2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3 |
3 |
00449 |
教育管理原理 |
6 |
现代教育原理 |
6 |
4 |
00451 |
教育经济学 |
6 |
教育社会学 |
6 |
5 |
00452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6 |
学校管理统计学 |
6 |
6 |
00454 |
教育预测与规划 |
5 |
比较教育学 |
6 |
7 |
00445 |
中外教育管理史 |
6 |
教育哲学 |
6 |
8 |
00456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
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6 |
9 |
00457 |
学前教育管理 |
三选一 |
4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
00458 |
中小学教育管理 |
4 |
00459 |
高等教育管理 |
4 |
注:“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只有一门合格,须参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