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专升本考试 - 分省专升本 - 新疆专升本 - 正文

2015新疆农业大学专升本植物生理生化课程考试大纲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2015-4-29 11:46:16

新疆农业大学普通优秀专科生直升本科选拔考试
植物生理生化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方式及计分方式
闭卷笔试。计分方式百分制。

二、考试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生命的分子基础
本章重点掌握: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种类;蛋白质和核酸的种类、结构、功能;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性质。
第二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重点掌握: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意义;植物细胞亚微结构与功能;原生质的胶体性质。理解: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功能。
第三章 酶的结构、催化与调节
本章重点掌握:酶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同工酶的概念;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及其生理生化意义。理解:酶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酶活力测定的原理;
第四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本章重点掌握:植物细胞的水势和根压的概念;气孔蒸腾原理及气孔开闭机理;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理解:细胞和根系对水分吸收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作物的需用水规律。
第五章 植物的矿质和氮素营养
本章重点掌握: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概念和种类;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研究方法;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基础。理解: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第六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本章重点掌握:呼吸作用的主要类型、概念和它的生理意义;呼吸作用的衡量指标。理解: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
第七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本章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光呼吸的概念和生理意义;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机理。理解:光合色素的理化特性;C3途径、C4途径和景天酸代谢途径的异同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第八章 有机物质的基础代谢
本章重点掌握:物质代谢的生理意义;单、双及多糖代谢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脂肪酸代谢的特点;氨基酸代谢的方式。
第九章 信息分子的复制与表达
本章重点掌握:中心法则及其生理意义;遗传密码和反密码的概念;信息分子的基本复制过程;mRNA的转录及其加工的主要内容;蛋白质合成的主要过程。
第十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本章重点掌握:代谢源和代谢库的概念;同化物运输的形式、方向;同化物分配的规律。理解:同化物运输的机理。
第十一章 植物生长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章重点掌握: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植物激素的分布、合成前体及其运输;激素在体内的生理效应。理解:植物内源激素的作用机理。
第十二章 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本章重点掌握:植物生长、分化和发育的基本概念;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运动的概念、类型和特点。理解:植物的分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光形态建成的作用机理。
第十三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
本章重点掌握: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及光周期现象的概念;春化和光周期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十四章 生殖、衰老和脱落
本章重点掌握: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的概念;种子和果实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点;植物叶片衰老和脱落时的生理生化变化特点。理解:种子与果实发育和成熟的内外部条件;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果实的呼吸跃变。
第十五章 逆境生理
本章重点掌握:逆境的概念、种类;植物抗逆的生理基础;各种逆境条件如寒冷、干旱、高温、水涝、盐碱及环境污染对植物的伤害;提高植物抗逆性的途径与方法。理解:各种逆境伤害的原因、植物对逆境的适应和抵抗力。

三、考试内容(可采取表格式或叙述式,要求条理清楚,表述准确)

章次 考试内容 要求
 绪论 
一 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的内容和任务 C
二 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D
三 植物生理与生化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D
1 生命的分子基础 
1.1 蛋白质 
1.1.1 氨基酸 A
1.1.2 肽与肽键 B
1.1.3 蛋白质的结构 B
1.1.4 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A
1.2. 核酸 
1.2.1 核酸的种类及其组成 B
1.2.2 DNA的结构和功能 B
1.2.3 R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B
1.2.4 核酸的主要性质 A
2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1 细胞的发生、进化与分类 
2.2 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 C
2.2.1 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分离法 C
2.2.2 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B
2.3 生物膜、质膜和内膜系统 
2.3.1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 B
2.3.2 质膜的生理功能 A
2.3.3 内膜系统 A
2.4 原生质的胶体性质 
2.4.1 原生质亲水胶体 A
2.4.2 原生质胶体特性 B
3 酶的结构、催化与调节 
3.1 酶的组成、分类与命名 
3.1.1 酶的组成 B
3.1.2 酶的分类与命名 C
3.2 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3.2.1 酶的活性部位 A
3.2.2 酶的调节部位 B
3.2.3 维持酶分子构象的必须基团 B
3.2.4 具有其他功能的分子片断 C
3.3 酶的催化作用 
3.3.1 酶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B
3.3.2 提高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C
3.4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3.4.1 酶与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A
3.4.2 PH值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B
3.4.3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A
3.4.4 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B
3.4.5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B
3.5 酶活性的调节 
3.5.1 酶的生物合成的调节 B
3.5.2 酶活力的调节 B
3.5.3 同工酶 A
3.6 酶的纯化、测定及其应用 
3.6.1 酶的纯化 C
3.6.2 酶活力的测定 B
3.6.3 酶分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
4 水分生理 
4.1 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C
4.2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4.2.1 植物细胞吸水 A
4.2.2 植物根系吸水 A
4.3 植物的蒸腾作用 
4.3.1 蒸腾作用的重要意义及表示方式 A
4.3.2 蒸腾作用的气孔调节 A
4.3.3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条件 A
4. 4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4.4.1 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率 B
4.4.2 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动力 A
4. 5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4.5.1 作物的需水规律 B
4.5.2 合理灌溉的指标 B
5 植物的矿质和氮素营养 
5.1 植物体的必需元素 
5.1.1 植物体内的元素及其含量 C
5.1.2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A
5.1.3 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 A
5.2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5.2.1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A
5.2.2 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B
5.2.3 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因素 B
5.2.4 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5.3 氮素同化 
5.3.1 硝酸盐的还原  D
5.3.2 氮的同化 D
5.4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再分配 
5.4.1 矿质元素运输的形式和途径 B
5.4.2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 B
5.5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5.5.1 作物需非规律 B
5.5.2 合理施肥的形态和生理指标 C
5.5.3 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因素 B
5.5.1 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因素 B
6 呼吸作用 
6.1 呼吸作用的一般概念 
6.1.1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B
6.1.2 呼吸指标 A
6.1.3 植物呼吸的特征 B
6.2 糖酵解及其调节 
6.2.1 糖酵解途径 B
6.2.2 丙酮酸的还原 B
6.2.3 糖酵解途径的调节 C
6.3 糖的有氧分解及其调节 
6.3.1 丙酮酸氧化脱羧 B
6.3.2 三羧酸循环 A
6.3.3 有氧分解代谢的调节 B
6.3.4 有氧分解代谢生理意义 C
6.4 呼吸连的组成及其功能 
6.4.1 呼吸连的组成 B
6.4.2 呼吸连中各组分的排列顺序 D
6.5 氧化磷酸化 
6.5.1 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 C
6.5.2 偶联机制 D
6.5.3 ATP的转换及利用 B
6.6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实践 
6.6.1 氧气与农作物生长 B
6.6.2 CO2浓度与农产品贮存 B
6.6.3 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B
6.6.4 水分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B
7 植物的光合作用 
7.1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7.1.1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C
7.1.2 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 C
7.2 叶绿体及叶绿体色素 
7.2.1 叶绿体的结构及成分 B
7.2.2 叶绿体色素 A
7.2.3 光合色素的吸收光普 A
7.2.4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B
7.3 光合作用的机理 
7.3.1 原初反应 A
7.3.2 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 A
7.3.3 光合磷酸化作用 A
7.3.4 CO2的同化 A
7.4 光呼吸 
7.4.1 光呼吸的生理生化 A
7.4.2 光呼吸的生理意义 A
7.5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7.5.1 外部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
7.5.2 内部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
7.6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 
7.6.1 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B
7.6.2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B
7.6.3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B
8 有机物质的基础代谢 
8.1 糖类代谢 
8.1.1 单糖的代谢 C
8.1.2 蔗糖的代谢 B
8.1.3 淀粉的代谢 B
8.1.4 其它多糖的代谢 C
8.2 脂类代谢 
8.2.1 油脂的合成代谢 B
8.2.2 油脂的降解 C
8.2.3 磷脂和糖脂代谢 B
8.3 氨基酸代谢 
8.3.1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A
8.3.2 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 B
8.4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B
8.4.1 糖与脂类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B
8.4.2 氨基酸与糖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B
8.4.3 基础代谢之间的关系 B
8.5 物质代谢的调节 
8.5.1 底物与代谢库 A
8.5.2 酶活力的调节 A
8.5.3 产物的反馈调节 B
9 信息分子的复制与表达 
9.1 脱氧核糖核酸的的复制 B
9.1.1 DNA复制的起始 C
9.1.2 DNA链的延伸与终止 C
9.1.3 环状双链DNA的复制 C
9.2 核糖核酸的转录 
9.2.1 RNA聚合酶 C
9.2.2 转录的程序 C
9.2.3 转录后的加工 C
9.2.4 逆转录与RNA复制 C
9.3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9.3.1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A
9.3.2 肽链的延伸 B
9.3.3 肽链的合成终止和释放 C
9.3.4 新生肽链的改造和特征蛋白质的成熟 C
9.4 分子克隆 
9.4.1 外源DNA片段的获得 D
9.4.2 载体的选择与改造 D
9.4.3 分子克隆 D
9.4.4 克隆的表达 D
10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10.1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系统 
10.1.1 短距离运输系统――胞内和胞间运输 A
10.1.2 长距离运输系统――输导组织运输 A
10.2 同化物运输机理 
10.2.1 同化物运输形式 B
10.2.2 同化物运输方向 B
10.2.3 同化物运输速率 C
10.2.4 同化物运输机理 B
10.3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分配 
10.3.1 代谢原与代谢库的关系 A
10.3.2 源与库的相互关系 A
10.3.3 同化物的分配规律 A
10.4 影响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因素 
10.4.1 内在因素的影响 C
10.4.2 外在因素的影响 B
11 植物生长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1.1 生长素类 
11.1.1 生长素类的发现 C
11.1.2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 B
11.1.3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B
11.1.4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与作用机理 B
11.1.5 人工合成生长素类及其应用 A
11.2 赤酶素类 
11.2.1 赤酶素的发现 C
11.2.2 赤酶素的化学结构、分布及其在体内的运输 B
11.2.3 赤酶素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B
11.2.4 赤酶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A
11.3 细胞分裂素类 
11.3.1 细胞分裂素的发现与化学结构 C
11.3.2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及体内运输 B
11.3.3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A
11.4 脱落酸 
11.4.1 脱落酸的发现与化学结构 C
11.4.2 脱落酸的分布与体内运输 B
11.4.3 脱落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B
11.4.4 脱落酸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A
11.5 乙烯 
11.5.1 乙烯的发现及其分布 B
11.5.2 乙烯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节 B
11.5.3 乙烯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A
11.6 各种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 
11.6.1 植物激素之间的比值对生理效应的影响 A
11.6.2 植物激素之间的对抗关系影响生理效应 A
11.6.3 通过植物激素之间的代谢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B
11.6.4 多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 B
11.7 植物生长调节剂 B
12 植物的生长和运动 
12.1 种子萌发 
12.1.1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B
12.1.2 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因 B
12.2 植物的生长与环境 
12.2.1 细胞生长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B
12.2.2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C
12.2.3 外界条件对生长的影响 B
12.3 植物各部位生长的相关性及其调节 
12.3.1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A
12.3.2 主茎与侧枝的相关性 A
12.3.3 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相关性 A
12.4 植物的分化与组织培养 
12.4.1 极性与再生作用 A
12.4.2 分化、脱分化与再分化 B
12.4.3 细胞全能性与组织培养 A
12.5 植物的运动 
12.5.1 生长运动 C
12.5.2 紧张性运动 C
13 植物的成花生理 
13.1 外界条件对花诱导的影响 
13.1.1 低温与花的发端 A
13.1.2 光周期与花的发端 A
13.2 花器官形成与性别分化 
13.2.1 花芽分化 C
13.2.2 性别分化 C
14 生殖、衰老和脱落 
14.1 授粉和受精 
14.1.1 花粉的形成及其化学组成 B
14.1.2 花粉的寿命和贮存 B
14.1.3 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A
14.1.4 花药培养 D
14.1.5 授粉受精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B
14.2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与成熟 
14.2.1 种子成熟时的生理变化 B
14.2.2 外界条件对种子成熟和品质的影响 B
14.3.3 果实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B
14.3 衰老 
14.3.1 衰老与老化 B
14.3.2 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B
14.3.3 衰老的调节 C
14.4 脱落 
14.4.1 器官脱落 B
14.4.2 激素与脱落的关系 B
15 逆境生理 
15.1 植物的抗寒性 
15.1.1 抗冷性 A
15.1.2 抗冬性 A
15.1.3 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 C
15.2 植物的抗旱性 
15.2.1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A
15.2.2 作物抗旱的生理基础 B
15.2.3 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 C
15.3 植物的抗热性 
15.3.1 高温对植物的危害 A
15.3.2 抗热性的生理基础 B
15.4 植物的抗涝性 
15.4.1 水分过多的危害 B
15.4.2 植物的抗涝性 B
15.5 植物的抗盐性 
15.5.1 土壤盐分过多的危害 A
15.5.2 植物的抗盐性 B
15.6 植物的抗病性 
15.6.1 植物感病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D
15.6.2 抗病性的生理基础 D
15.7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15.7.1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D
15.7.2 水和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D
15.7.3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D
表中:A-重点掌握;B-掌握;C-理解;D-了解。

四、试卷题型
试卷题型有五种,其中,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分数占50%;
主观性试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数占50%。
1.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2.填空题 (本大题共20空,共20分)
3.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4.问答题 (本大题共4-5小题,共32分)
5.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五、参考书目
孟繁静,刘道宏,苏业瑜编著. 植物生理生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再版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