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上,口水都讲干了,学生喊我爷爷老师。”54岁的邓育成在湖南耒阳上架中心小学当了32年老师,身体一直不好,脑动脉血管硬化,一天上两节课就累得不行,记忆力下降、视力衰退,学生的名字都喊不出。
在上架中心小学,像邓育成这般年纪的老师占了一半儿。2009年5月19日,记者在学校采访时,校长谢枭文正在为老师的身体发愁。学校总共65名教师,其中5个已经不能正常工作,其余60名教师中,还包括在后勤工作的3人,实际任课的只有57人。
从耒阳市区前往上架中心学校,沿途可以看到一辆辆拉煤的货车和一座座煤渣堆成的小山。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进去难,留住难,教师年龄老化很严重。”谢枭文说,学校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上架中心学校下辖有7所学校,26个班,993名学生。学校里50岁—59岁的老师共33人,占总数的51%;40岁—49岁的教师占了28%,也就是说,这个年龄层次的老师占到了79%,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总共只有4名。
据了解,这4名年轻教师,均是教师子女,经过培训和考试后进入该校,“其中有两名比较好,还有两名不怎么样,即便如此,他们也算学校里面的主力军了。”谢校长说。
不只上架中心小学一所学校有大量的“爷爷奶奶老师”,自从中等师范被“一刀切”以后,耒阳农村40岁上下的教师几乎出现了断层。“你可以招聘,但是来的人你想要的不多,能留下的也少。”教育局一工作人员称,愿意留下的常常是年岁已高的“本土”老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