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耒阳市现有农村小学教师4343人。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处于“教学黄金期”(31—40岁)的只有790人,仅占18.2%;51岁以上的教师却多达1941人,占了全市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47.6%,几乎占了整个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半壁江山。同时,在51岁以上的1941位教师中,53岁以上女教师达94人,58岁以上男性教师达281人。这表明近两年内耒阳市将有375名教师退休。这将进一步导致耒阳市农村小学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耒阳市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于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语文、数学之外,其他学科也进一步得到重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开设英语和综合实践等课程,这些变化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耒阳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语文、数学教师占总数的89%,而音、体、美、英语、信息等其他学科教师总共只占11%。由于教师学科结构失衡,致使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的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课程不得不安排非对口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同时,在耒阳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占33.4%的是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往往年龄偏大,虽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但知识结构与现代教育改革和创新要求有一定差距;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1448人,约占33.3%,目前,这部分人有的已经拔高使用担任初中教师,有的正挑起全市农村小学的教学重任;以补员、军转、双招等方式进入教师队伍的1445人,约占33.3%,尽管他们通过函授或自考方式提高了学历,但由于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素质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