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教师招聘 - 陕西教师招聘 - 正文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2-3-5 9:11:53 【字体:小 大】

爱情价更高”出自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
(21)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时间及主要艺术特征
(22)果戈理的主要代表作品
(2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罪与罚》
(24)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代表作品
(25)契诃夫的主要代表作品
(26)福楼拜的主要作品
(27)《红与黑》中于连形象
(28)《人间喜剧》的作品分类和基本内容
(29)狄更斯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
(30)勃朗特三姊妹及其代表作品
(31)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
(32)欧•亨利的主要作品
(33)杰克•伦敦的主要作品
(34)欧仁•鲍狄埃与《国际歌》
(3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
(36)肖洛霍夫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
(37)罗曼•罗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
(38)海明威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部分
(1)希腊神话的内容特点
(2)基督教文学的经典之作《新约》
(3)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一千零一夜》
(4)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
(5)《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6)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7)《伪君子》与古典主义戏剧
(8)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9)《十日谈》的思想内容及对封建教会的批判
(10)《堂•吉诃德》的艺术特点及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
(11)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
(12)《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吝啬鬼形象
(13)卢梭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新爱洛伊丝》
(14)卢梭讨论教育的哲理小说《爱弥尔》
(15)卢梭《忏悔录》对自我的大胆袒露
(16)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17)《浮士德》的情节、结构与题材特点
(18)浮士德形象及其思想内涵
(19)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0)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西风颂》
(21)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浪漫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
(22)雨果60年代的四部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23)缪塞的《世纪儿的忏悔》中“世纪病”患者“阿克达夫”的形象
(24)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小人物”形象
(25)果戈理短篇小说“小人物”的主题
(26)果戈理《死魂灵》的思想意义
(27)果戈理喜剧《钦差大臣》对沙俄官僚制度的揭露
(28)《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
(29)列夫•托尔斯泰的史诗体小说《战争与和平》
(30)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形象
(31)《红与黑》在心理描写上的成就
(32)司汤达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33)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及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34)狄更斯创作的基本主题和思想内容
(35)萨克雷的代表作品《名利场》
(36)简•爱形象和罗切斯特形象及其意义
(37)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
(38)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苦难的历程》
(39)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青年近卫军》
(40)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代表作品
(41)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品
(42)西奥多•德莱赛的代表作品
(43)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第三章 中国历史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
中国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社会
中国现当代社会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
(1)母系氏族公社
(2)半坡遗址
(3)河姆渡遗址
(4)父系氏族公社
(5)龙山文化
(6)大汶口文化
(7)禅让制
(8)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9)夏历
(10)夏朝灭亡
(11)商朝建立
(12)青铜器
(13)甲骨文
(14)牧野之战
(15)商朝灭亡
(16)西周建立
(17)礼乐制度
(18)宗法制度
(19)周平王东迁
(20)春秋五霸
(21)战国七雄
(22)秦的统一
(23)大泽乡起义
(24)秦朝灭亡
(25)楚汉战争
(26)刘邦建立汉朝
(27)文景之治
(28)张骞出使西域
(29)丝绸之路
(30)东汉建立
(31)光武中兴
(32)黄巾大起义
(33)《周髀算经》
(34)《九章算术》
(35)《神农本草经》
(36)《黄帝内经》
(37)造纸术
(38)蔡候纸
(39)秦始皇兵马俑
(40)官渡之战
(41)赤壁之战
(42)司马炎建立西晋
(43)司马睿建立东晋
(44)五胡十六国
(45)淝水之战
(46)南朝
(47)北朝
(48)北魏孝文帝改革
(49)圆周率
(50)大明历
(51)《齐民要术》
(52)《水经注》
(53)莫高窟
(54)云岗石窟
(55)龙门石窟
(56)曹不兴
(57)王羲之
(58)魏碑
(59)杨坚建立隋朝
(60)隋炀帝
(61)唐太宗
(62)“贞观之治”
(63)武则天
(64)唐玄宗
(65)“开元盛世”
(66)“安史之乱”
(67)黄巢起义
(68)朱温废唐
(69)赵州桥
(70)南禅寺
(71)佛光寺
(72)《诸病源侯论》
(73)“药王”孙思邈
(74)《唐新本草》
(75)“昭陵六骏”
(76)颜真卿
(77)柳公权
(78)张旭
(79)怀素
(80)五代十国
(81)耶律阿保机
(82)陈桥兵变
(83)元昊
(84)女真族
(85)北宋灭亡
(86)南宋建立
(87)“绍兴和议”
(88)成吉思汗
(89)忽必烈
(90)行省制度
(91)活字印刷术
(92)《梦溪笔谈》
(93)水运仪像台
(94)《授时历》
(95)明朝的建立
(96)明成祖
(97)努尔哈赤
(98)大清建立
(99)李自成农民起义
(100)清军入关
(101)《本草纲目》
(102)《农政全书》
(103)《天工开物》
(104)《徐霞客游记》
(105)故宫
(106)林则徐
(107)虎门销烟
(108)鸦片战争
(109)《中英南京条约》
(110)洪秀全
(111)金田起义
(121)《天朝田亩制度》
(122)曾国藩
(123)左宗棠
(124)李鸿章
(125)张之洞
(126)洋务运动的口号
(127)邓世昌
(128)丁汝昌
(129)威海卫战役
(130)《马关条约》内容
(131)维新运动
(132)康有为
(133)梁启超
(134)谭嗣同
(135)“公车上书”
(136)“戊戌六君子”
(137)义和团
(138)朱红灯
(139)平原大捷
(140)八国联军
(141)《辛丑条约》
(142)同盟会
(143)孙中山
(144)三民主义
(145)辛亥革命
(146)中华民国
(147)清朝灭亡
(148)袁世凯
(149)二次革命
(150)宋教仁
(151)黄兴
(152)袁世凯复辟帝制
(153)护国运动
(154)直系
(155)皖系
(156)奉系
(157)新文化运动
(158)《青年杂志》
(15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160)五四运动
(161)共产主义小组
(16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63)陈独秀
(164)中共三大
(165)国民党“一大”
(166)新三民主义
(167)北伐战争
(168)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69)汪精卫“七一五”反共政变
(170)南昌起义
(171)八七会议
(172)秋收起义
(173)井冈山根据地
(174)苏维埃共和国
(175)长征
(176)“九•一八”事变
(177)“伪满洲国”
(178)西安事变
(179)“七七事变”
(180)八路军
(181)新四军
(182)叶挺、皖南事变
(183)平型关大捷
(184)南京大屠杀
(185)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186)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87)国民党统治覆灭
(18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0)抗美援朝战争
(191)镇压反革命
(19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3)三大改造
(194)“一五”计划
(195)中共八大
(196)《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97)《五一六通知》
(198)“九一三”事件
(199)尼克松访华
(200)《中美联合公报》
(201)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202)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203)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4)唐山大地震
(205)“天安门事件”
(206)粉碎“四人邦”
(20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208)中共十二大
(209)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
(210)汶川大地震
(211)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212)两岸“三通”
理解部分
(1)西周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休养生息政策
(3)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5)“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6)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7)明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8)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9)太平天国和历代农民起义的异同
(10)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2)维新时代的思想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1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15)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
(1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及意义
(18)南昌起义的影响
(1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1)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初期国内主要矛盾
(2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邓小平“一国两治”
第四章 世界历史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当代史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
(1)世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埃及
(2)四大文明古国
(3)古巴比伦王国
(4)居鲁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
(5)印度“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迈锡尼文明
(6)《伊利亚特》、《奥德赛》
(7)议事会、人民大会
(8)斯巴达国家、雅典国家、亚历山大帝国
(9)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毕达哥拉斯、阿那克萨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库、厄拉托斯提尼、屋大维
(10)斯巴达克起义
(11)基督教
(12)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法
(13)阿庇亚大道
(14)克洛维、查理曼、“神圣罗马帝国”、英吉利王国
(15)日本统一、“大化革新”
(16)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古兰经》
(17)拉齐斯、《医典》、穆罕默德•伊本•穆萨、奥斯曼
(18)十字军东征
(19)文艺复兴
(20)圈地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光荣革命、《权力法案》、君主立宪制
(21)英国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瓦特、富尔敦、史蒂芬孙
(22)美国独立战争原因、来克星顿枪声、乔治•华盛顿、《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美国内战、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3)法国三个等级、三级会议、《人权宣言》、雾月政变、七月革命
(24)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沙皇俄国扩张
(25)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26)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的影响
(27)俾斯麦、威廉一世统一、加富尔、加里波第
(28)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彼得格勒起义
(29)十月革命
(30)《凡尔赛和约》
(31)共产国际
(32)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3)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35)开罗会议、《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波斯坦会议、《波斯坦公告》、德国投降、日本投降
(36)联合国
(37)《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美苏争霸
(3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9)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
(40)亚洲金融风暴
(41)美国“9•11”事件
(42)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
理解部分
(1)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影响
(2)伊斯兰教的影响
(3)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5)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6)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7)法国革命的意义
(8)《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10)海湾战争的影响;美国“9•11”事件的影响
第五章 写作
1.考核知识点
常见公文(通知与通报、决定与批复、请示与报告、函与会议纪要)
 学术论文
教师教案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
(1)通知的概念
(2)通知的特点
(3)通知的文体结构
(4)通报的概念
(5)通报的特点
(6)通报的文体结构
(7)决定的概念
(8)决定的特点
(9)决定的文体结构
(10)批复的概念
(11)批复的特点
(12)批复的文体结构
(13)请示的概念
(14)请示的特点
(15)请示的文体结构
(16)报告的概念
(17)报告的特点
(18)报告的文体结构
(19)函的概念
(20)函的特点
(21)函的文体结构
(22)会议纪要的概念
(23)会议纪要的特点
(24)会议纪要的文体结构
(25)学术论文的涵义
(26)学术论文的特点
(27)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
(28)学术论文的结构
(29)教案的涵义
(30)教案的作用
(31)教案的编写原则
(32)教案的编写内容
理解部分
(1)通知与通报特点异同
(2)通知与通报文体结构异同
(3)决定与批复的文体结构区别
(4)批复的撰写要求
(5)比较请示与报告文体结构区别
(6)报告的种类:工作报告、总结报告、调查报告
(7)比较函与会议纪要的文体结构异同
(8)学术论文的特点:学术性、科学性、理论性、独创性、规范性、易
读性
(9)学术论文的分类标准:按研究的学科、按研究的内容、按写作目的
(10)论文前置部分内容: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
(11)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引文、注释、参考文献
(12)论文的逻辑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13)论文的基本逻辑形式:序论、本论、结论
(14)论文开头可出现的四种不同侧重点
(15)论文结尾的可出现的四种不听侧重点
(16)论文段落要求
(17)论文层次强化的方法
(18)教案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19)教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艺术性、操作性、
变化性
(20)教案编写的步骤
第四编 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自然与高科技常识
1.考核知识点
天文地理
生物化学
数学物理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信息与通信技术
生命科学与能源科学技术
新材料科学与先进制造技术
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技术
科技丰碑人物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
(1)热带气旋的概念
(2)沙尘暴的概念
(3)寒潮的含义
(4)大气压的含义
(5)泥石流的概念
(6)洪水的概念
(7)火山的含义
(8)地震的含义、地震的类型及划分标准
(9)海啸的含义
(10)能源的概念
(11)太阳能的含义
(12)微生物、细菌的概念
(13)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含义
(14)食物链的含义
(15)化学变化的定义
(16)化合物的定义、分类
(17)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18)无机化合物的定义
(19)糖类的定义
(20)糖类主要代表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21)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的变性反应
(22)石油的基本组成
(23)酸的定义
(24)碱的定义
(25)盐的定义
(26)电解质的定义
(27)盐类的水解
(28)溶解度的定义
(29)勾股定理的内容
(30)平均数的含义
(31)算术的含义
(32)最优化问题
(33)物理学: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变化;能量守恒定律;国际单位制
(34)力学:力学的研究对象;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
(35)电学: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流;电压;电阻;生活用电
(36)电磁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现象
(37)光学:紫外线;红外线
(38)软件、程序、文档概念
(39)计算机病毒定义、分类
(40)防火墙定义
(41)局域网的定义、功能及组成
(42)因特网定义及特点
(43)万维网(WWW)概念
(44)互联网概念
(45)电子商务的定义、特征
(46)电子货币的定义、特点
(47)电子政务的定义
(48)智能机器人的定义及作用
(49)智慧家居的定义
(50)智慧大厦的定义、组成
(51)数字水印的定义、特点
(52)数字指纹的定义、作用
(53)蓝牙技术的定义、特点
(54)IP电话的定义、特点
(55)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主要组成部分
(56)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
(57)染色体的含义
(58)转基因食品、干细胞的概念
(59)基因工程、试管婴儿、生物克隆技术的含义及其研究进展
(60)生物科学的进展,如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DNA的双螺旋结构、克隆羊等
(61)能源的概念
(62)太阳能的含义
(63)材料:材料分类;新材料及其特点
(64)纳米:纳米及纳米技术;纳米材料
(65)激光加工及特点;激光存储技术及特点
(66)高速公路的定义、分级
(67)高速铁路的定义
(68)高速列车的定义
(69)动车组的定义、组成
(70)通用飞机的定义、用途
(71)大飞机的的定义
(72)人造地球卫星的定义、可进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国家
(73)宇宙飞船的定义                    
(74)毕升的主要发明
(75)蔡伦的主要发明
(76)李时珍的主要著作
(77)华罗庚的主要研究领域
(78)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的重要意义
(79)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
(80)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81)伏特的主要发明
(82)法拉第的主要发现
(83)欧几里得的主要著作
(84)阿基米德的主要著作
(85)哥白尼的科学贡献
(86)伽利略科学实验的意义
理解部分
(1)龙卷风的特点
(2)龙卷风与热带气旋的区别
(3)寒潮的形成
(4)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别
(5)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区别
(6)地球的形成,地球大气的组成,地球的运动方式及其地理意义
(7)泥石流的特征,我国泥石流的分布
(8)洪水对人类的影响
(9)火山喷发的影响,地球上的两个最大的火山活动带
(10)海啸的危害
(11)生物与细菌的基本特性,生物界组成,微生物的存在,细菌的应用 
(1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
(13)食物链的组成
(14)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主要以糖类、淀粉、蛋白质为主)及其功能
(15)化学变化的判断
(16)淀粉的产生、主要功能及其在常见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含量
(17)蛋白质的存在、生命作用;
(18)石油性状(物理、化学性质),石油的形成
(19)酸的基本性质;碱的基本性质
(20)理解酸、碱、盐三者的相互联系
(2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食盐的组成
(22)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2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区别
(24)糖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5)蛋白质变性反应的应用(高温灭菌,牛奶解重金属离子中毒等)
(26)理解作为战略资源,石油的在化工、能源、医药等方面的重要用途
(27)溶液pH值---氢离子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简单计算
(28)电离方程式
(29)强酸、弱酸及强碱、弱碱的判断
(30)中和反应的含义及其实质
(31)离子反应方程式
(32)可溶性盐溶液的导电性原理
(33)溶质、溶剂、溶液、悬浊液、胶体、饱和溶液的含义
(34)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35)从海水中提纯食盐的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