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以创建国内外一流的动物科学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发扬“厚德博学、慎思敦行”的院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强院,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农业学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思路、新模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学院下设三系六所:动物科技系、动物医学系、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饲料科学研究所、动物预防医学研究所、奶业科学研究所、蚕蜂研究所、畜禽养殖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
学院现有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和浙江省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浙江省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学科涵盖畜牧学、兽医学、水产科学3个一级学科。现有“畜牧学”、“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建的“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有畜牧学一级学科(包括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3个二级学科)和预防兽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食品科学、水产养殖学等8个硕士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蚕学、水产养殖学、生物资源科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科学专业为国家本科特色专业。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42人,教授37人,副教授35人。教学科研人员博士学位比例为100%。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人,求是讲座、特聘教授2人,思源讲座教授1人,光彪讲座教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7人,入选农业部行业科学家岗位8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1人。
为全面提升学院的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实现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目标,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需招聘20位PI。热忱欢迎优秀人才来院施展才华,再创光辉灿烂的明天!
一、招聘学科与研究方向
需求学科
招聘对象主要研究方向
备注
兽医学
细菌学、病毒学、免疫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兽医药理学、兽医毒理学、兽医内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
应聘者提供个人详细简历、学历学位证明、创新性研究成果、代表性论著等材料
畜牧学
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干细胞与畜禽类育种、畜禽类性别决定与育种、动物分子营养学、营养基因组学、营养与免疫、微生物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
蚕学(蚕桑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昆虫分子生物技术、基因组学、昆虫进化)
蜂学(病理学、行为学、遗传育种、蜂产品加工学)
水产科学
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学建模、免疫学、生态毒理学、海洋生物学
联系人:陈瑶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动物科学学院人事科(邮编:310058)
电话传真:+86-571-88982603
E-mail:chenyaodky@zju.edu.cn
二、岗位类别
(一)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岗位
一、任职条件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百人计划”岗位分A类、B类、C类,各类岗位任职条件要求如下:
A类入选者应具有国际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相当水平;
B类入选者应具有国内青年千人、优青、拔尖人才等相当水平
C类入选者应满足以下条件:1.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2.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3.具有海外高水平大学新晋助理教授相当水平,或学术水平(学术论文)达到近三年我院成功晋升教授教师的平均水平。
注: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破格申报。
二、薪酬待遇
1.“百人计划”岗位各类别的薪酬及科研启动经费标准如下:
类别
年薪
启动经费
A类
35万
200万
B类、C类
30万
200万
2.聘任为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
3.提供办公和实验室空间;
4.提供公寓住房,可按照学校相关政策申购人才专用房1套。
(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岗位(简称“千人计划”)
任职要求:
(1)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55岁;
(2)在国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
(3)从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或掌握重要实验技能、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4)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特殊情况可以6个月)。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01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