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被拐女成代课老师再引争议 打拐绝不手软
被拐女成代课老师,打拐 面试热点:被拐女成代课老师再引争议 打拐绝不手软
空热点背景两年前一篇题为《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文章再次引爆微博话题,同时让生活在河北曲阳县太行深处的“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又一次被外界关注,郜艳敏此次被关注是因为网上流传的一篇题为《最美乡村教师候选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报道,报道对郜艳敏的“大爱”描述遭到部分网友质疑,轻描淡写地跳过妇女郜艳敏痛苦而耻辱的被拐经历,转而赞美她的大爱”。
空独家解析拐卖犯罪屡禁不止和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有关。一些人为延续“香火”,宁愿通过非法手段买来儿子或能生儿子的妇女。面对严格的人口政策,认定“多子多福”的人们,不吝重金购买别人的孩子。一些地方性别比失衡,男孩多过女孩,意味着若干年后将有很多男性无法找到配偶,这成为拐卖妇女的推手。特别是边远落后的地区,拐卖妇女的犯罪行为却屡禁不止、屡打不衰。
我国刑法对拐卖妇女的犯罪行为有明确规定,凡以出卖为目的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死刑。
实现“天下无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项措施铲除这一社会毒瘤。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重视法律的威慑作用。唯有加重刑罚力度、打消收买人的侥幸心理、加大对买方市场的惩处力度,才能从源头上根除此类犯罪的发生。也唯有对收买人严罚重判,才能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抑制潜在犯罪的发生。